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

大腦的“良食”

 Dr. Uma Naidoo 是哈佛醫學院的營養精神病學家、大腦專家和教員。 她還是馬薩諸塞州總醫院營養與生活方式精神病學主任和暢銷書的作者。


“This Is Your Brain on Food: An Indispensable Guide to the Surprising Foods that Fight Depression, Anxiety, PTSD, OCD, ADHD, and More.” 


在書中她提到維他命B群有益於大腦且預防認知功能下降。其中包含:

1. 增加你的能量。

2. 分解藥物。

3. 消炎。

4. 支持整體大腦健康。

5. 對抗疾病。

6. 幫助細胞之間的交流。

7. 保持體內平衡。

8. 有益於心臟功能。


文中建議,每日一個雞蛋、優格、黑豆、鷹嘴豆、毛豆和小扁豆等豆類、鮭魚、葵花籽、菠菜等綠色蔬菜均為富含維他命B群的食物。


更多內容➡https://www.cnbc.com/2022/08/05/harvard-nutritionist-the-vitamin-that-keeps-her-brain-young-and-healthy-and-foods-she-eats-every-day.html?fbclid=IwAR0IbIEcARLRCvyr0JrpTCljj6SUKNf6trgUu_QOiI4gVWTkzQbLpvCzXBY


Follow on Twitter: https://twitter.com/drumanaidoo

Follow on IG: drumanaidoo


 #thisisyourbrainonfood #nutritionalpsychiatrist #VitaminB #精神營養 #維他命B群

#身心介面研究中心

Mind-Body Interface Laboratory 

2022年12月27日 星期二

長新冠引致精神神經及認知障礙之臨床表現

 


FoCus: The Formosa Long COVID Multicenter Study

長新冠引致精神神經及認知障礙之臨床表現


【成人版問卷:FOCuS -A】https://forms.gle/cVDz8oFucW6vDmq58

【兒青版問卷:FOCuS -Y】https://forms.gle/cN1YVyEL215qN3Jp7


#COVID19 #longcovid #cognitive #neuroscience

2022年11月20日 星期日

rTMS 經顱磁刺激

 許多患者對於rTMS/TBS而到門診評估,但是往往因為看到醫師太緊張而會忘記想問的問題,周伯翰醫師在這邊整理患者常見的問題並且提出回答:


Q1: TMS的治療原理?

A1: TMS主要是利用脈衝波調節大腦神經功能,活化大腦細胞,改善臨床症狀


Q2: TMS的反應療效?

A2: 文獻顯示,藥物治療效果不佳的憂鬱症,經過20個療程後,約有60%的患者憂鬱症狀能夠再度改善。


Q3: TMS建議治療療程?

A3: 一般說來,文獻建議至少治療20-30個療程能達到最好效果,但是也有患者接受10個療程後症狀即改善,反應因人而異。


Q4: TMS做完之後是否就可以不用服藥?

A4: 這方面因人而異,需要和您的專責醫師討論。


Q5: TMS的療效可以維持多久?

A5: 據文獻顯示,一般接受完20次療程,有60%的憂鬱症患者臨床療效至少可以維持一年,如果另外接受額外的10次維持療程,有近80%療效可以維持一年。


Q6: TMS常見副作用?

A6: 基本上TMS是一個安全的治療,常見副作用如頭痛、頭暈等,較嚴重副作用則是癲癇發作(機率約0.01%)。


Q7: TMS可否讓我的憂鬱症狀一勞永逸、不再復發?

A7: 導致憂鬱症疾病包括遺傳、環境、社會等因子,這方面需要和您的專責醫師討論。


Q8: TMS除了憂鬱症以外,還有其他精神疾病的相關研究嗎?

A8: 在歐美國家以及臨床研究顯示,TMS對於改善焦慮症(自律神經失調)、強迫症、躁鬱症鬱期、恐慌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妥瑞症、自閉症的社交行為、輕度失智症等均有效果。


Q9: TMS有健保給付嗎?

A9: TMS是剛通過的新治療,目前健保沒有給付,需要自費喔。


Q10:不同的TMS機器會有治療效果的差別嗎?

A10: 研究顯示沒有差別!


#rTMS

#經顱磁刺激

原文:周伯翰醫師的大腦身心保健園地

用手機前的契約

 『 要用手機嗎?先簽好契約再說! 』


恭喜恭喜~ 我家弟弟今年要上國中了!


而上國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簽好「手機使用契約書」。


在兩個孩子還沒有上國中之前,我一直天真地以為:「國中生哪需要用到手機?」。


直到前年,老大上國中之後,我才知道許多課堂學習跟班級聯繫都需要用到手機,在時代的趨勢之下,似乎也很難不給孩子一隻專屬手機。


再加上這幾年疫情的影響,線上課程的學習模式,更是無法不讓孩子擁有一支手機。


所以在兩年前,老大上國中的時候,我就設計了一份「手機使用契約書」,讓我跟孩子之間的手機規則,不是只靠默契,而是有清清楚楚的依據。


運作了兩年,效果不錯,所以弟弟也在即將展開暑期輔導的今天,簽署了同一份契約。


……………………………………


你可能會問:「簽個契約就有用?那是什麼神奇的契約啊?!」


沒錯!這不是份神奇的契約,重點是在簽約之前,我做了哪些事?!


#改良版的無3C家庭


我先讓家裡沒有電視、使用筆電,還設定了3C使用區域和時間。


沒有電視的客廳,我用了一面大書牆讓孩子沈浸在閱讀的環境裡;不擺放桌上型電腦來誘惑孩子,家裏改用筆電,筆電平時收納在固定位置,需要使用才會拿出來,手機平板也必須在固定的時間跟地點才能使用。


#固定的親子互動時間


讓3C出現機會降到最低的家裡,我們多出了許多親子互動時間。


聊天、閱讀、玩桌遊,固定出門去運動。兩個孩子還約我下星期天一起去看職棒明星賽,雖然門票超貴,但比起遊戲課金,我願意花這個錢。老大支持味全隊,弟弟擁護兄弟隊,我則是最喜歡啦啦隊。


#以身作則的家長示範


我要孩子怎麼做,我會先做到,我不想孩子做的事,我也絕對不會做。


我希望孩子閱讀,我自己也有規律的閱讀習慣;我要孩子多運動,我自己也會抽空跑步跟運動;我期待孩子作息規律,我也盡力讓自己作息正常;我要求孩子妥善運用3C,我也讓自己能做好榜樣。


…………………………………………….


協助過許多沈迷網路的孩子之後,我認為網路沈迷都只是表面問題。


這幾年的經驗告訴我,孩子會出現網路沈迷的常見原因有兩個:


1.親子關係不良


有太多家長原本就缺乏跟孩子間的穩定互動,在陷入3C爭奪戰的過程中,網路手機只是表面的戰場,底下潛藏的都是平時相處上的各種不爽。


最根本的問題在於,雙方長期缺乏正向而穩定的連結,更不用說要如何討論手機使用的規則細節。


2.3C習慣欠佳


就跟刷牙洗澡一樣,3C使用的衛生習慣是需要被示範跟教導的。智慧型手機的進步速度太快,快到連家長都不曉得該如何好好地使用手機,在科技演變如此飛速的今天,許多家長自己的3C使用習慣也奇差無比,更遑論要引導孩子妥善地運用3C。


不要再把責任推給手機,很多事情真的要從父母自己做起。

原文:蘇琮祺諮商心理師臉書

2022年11月11日 星期五

多數自閉症兒童有嚴重睡眠問題!心理學家:睡眠策略可改善心理健康並增強家庭幸福感

 由澳洲蒙納士大學(Monash University)教育心理學教授 Nicole Rinehart 博士所領導,針對自閉症兒童睡眠問題的大型研究發現,臨床醫師主導的行為介入有助於讓孩子們獲得更好的睡眠。效果的影響是顯著的,可促進兒童更好的社會、情緒和學業功能,並減少父母的壓力、改善心理健康。

這項發表在《兒童心理學和精神醫學期刊》(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上的研究強調,行為介入是管理自閉症兒童睡眠問題的一種實用方法,可以很容易地納入醫療保健系統中。

睡眠行為介入對兒童及其家庭產生重大影響

研究團隊招募了 245 名年齡在 5 到 13 歲之間的自閉症兒童,這些兒童具有中度至重度的睡眠問題。孩子和他們的父母參加了 2 次 50 分鐘的面談,兒科醫師或心理師指導了改善睡眠的特定策略。

策略包含以下重點:

  • 就寢時間:暫時將就寢時間調整為孩子一般入睡的時間,並將時間提前 15 分鐘。

  • 漸進式自主:通過定期減少的陪同時間,使孩子在入睡時逐漸不需要父母待在房間裡。

  • 減少就寢抵抗:每天晚上給予孩子一次機會,讓他們可以離開臥室。

面談的 2 週後研究人員進行了持續追蹤,發現參與者在面談後 3 個月和 6 個月的睡眠問題減少,並且也注意到兒童情緒、行為、生活品質以及父母壓力和心理健康的改善。重要的是,孩子們參與了選擇和實施策略的過程,協助他們投入任務並克服對於改變的抵抗。

Rinehart 博士指出,研究表明睡眠行為介入可能對兒童及其家庭產生重大影響,這不僅改善了睡眠問題,還有可能減少兒童焦慮。有鑒於焦慮對兒童日常生活功能的巨大影響,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特別是在觀察到疫情大流行後兒童睡眠、焦慮以及拒絕上學的問題激增,這種短暫的介入能對兒童及其家庭產生廣泛的正面效應。

1.參考文獻:Sleeping Sou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 of a brief behavioural sleep intervention in primary school-aged autistic children

文章出處

https://ynews.page.link/Qum1W

2022年10月21日 星期五

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別想著「孩子還小」...再貴的玩具,都比不上全家旅遊

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現在孩子還小,等我們什麼什麼的時候,我們再怎麼怎麼樣。3歲小嗎?8歲如何?8歲還是太小了,12歲如何?而機會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

從孩子的5歲到15歲,您只有10年的機會。

 

望著孩子背著背包的小小身影,我知道,我總有一天要面對孩子離開身邊的人生。但我一點也不沮喪,因為,我已經將孩子的每一份笑容、眼淚、體貼和愛意留存起來了, 到那一天,我只要再從心裡拿出來解凍就好—— 絲絲甜蜜的回憶,就是父母度過老年時,所需的全部養分。

 

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孩子還小,等我們什麼什麼的時候,再怎樣怎樣。 

 

3歲小嗎?8歲如何?8歲還是太小了,12歲如何? 

而機會,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 

 

從孩子的5歲到15歲,唯有這黃金的10年, 

 

您可以前一秒鐘跟他像好朋友般說話; 後一秒鐘,他卻可以帶著天使般的臉龐依偎在您的懷裡睡著。 如此美妙的特別感覺,您只有十年可以享受,一旦錯過,機會將永遠不回頭。 

 

我知道,不是每個爸媽的保存期限都是10年——放心,只會更少,不會更多。然而,父母能陪孩子多少年、到幾歲,都只是一個提醒:我們不是上一代只求溫飽的父母, 我們還要好好享受,養育下一代時,千金也買不到的美好時光。 

 

每段幸福,我都要把握

 

「我和孩子從小相依為命」,如果以連續劇的語言翻譯就是:媽媽很命苦,必須獨力扶養孩子到長大。可是,我們家有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舅舅、舅媽……這麼多人支持著,媽媽卻還是常常有──與孩子相依為命的感覺。

 

爸爸不顧家嗎?沒有,他是個難得的好爸爸、好先生,孩子和我都非常愛他。只要是放假的日子,爸爸總是全心全意的陪伴著家人。

 

但是,媽媽還是有著與孩子相依為命的感覺。或許是中國人刻苦耐勞、犧牲奉獻的血液太濃,上班「朝九晚九」成了常態;我雖不喜歡,然而當大家都是這樣工作時,你可以打破成規嗎?即使當初我還在職場時,每天晚上的到家時間,也要七點半了。

 

工作上才剛大調動的爸爸,兩星期的旅行,他有些為難。

 

這就是媽媽嫁對人的地方,他不會一開始就直說:「最近忙得不可開交,你們去就好。」而是委婉地說:「走不開這麼久,一星期就好。」

  

不想「丟下爸爸,獨自去玩耍」的媽媽,於是想出更多方案:去美國好了,用一星期從舊金山玩到洛杉磯,然後爸爸先回去上班,我陪姊姊弟弟繼續玩迪士尼……他說好。

 

可是媽媽想到十幾年前自己對迪士尼的興奮,再想像孩子臉上會有的驚奇和笑容,那是稍縱即逝的美好時光,媽媽不想爸爸錯過人生最重要的風景啊。

猶豫之際,媽媽隨口問:「那我們這次自己去玩,你下次再去好了。」爸爸馬上說好,答案彷彿早排好隊等著了,只差問題出現而已。這時我也才突然瞭解——說工作壓力也好,說責任感重也罷,在工作與家庭中取得平衡,爸爸也是有掙扎的。

 

我只是替爸爸惋惜,這份幸福,為何只有我獨享。

 

「沒關係,我再帶你來。」每每看到什麼好風景,我總是這樣自言自語的說著。

當媽媽無法決定要去哪個國家時,現在的父母一定會跟孩子討論──其實,問了也是白問。「去英國好不好?」媽媽問。

 

「有沒有沙灘?度假一定要有沙灘。」小孩只對沙子和水有興趣。如果還可以加在一起玩,更是「好玩」的最高級。

「沒有,但是哈利波特的J•K•羅琳住那裡。」媽啊,這是什麼度假理由啊?

 

「好啊,可以看到哈利波特嗎?」媽媽乾脆不回答這樣的問題。

 

「可是飛機要飛13個小時耶。」這是我一直沒去過歐洲的原因,因為我很怕浪費珍貴的假期在飛機上。而且我一直有著錯誤的知識,以為從台灣飛到歐洲要18個小時,甚至更久。此時我才明白,我誤會歐洲了,從香港飛也差不多是台灣飛到美國加州的時間。但是結婚有了孩子之後,長程的旅行我就沒考慮過了,13個小時,還是超出我的「預算」範圍。

 

「哦,那我要去,我最喜歡坐飛機了。而且還是半夜一點的飛機,我最愛半夜坐飛機了。」什麼?媽媽辛辛苦苦籌備的假期,原來,你最興奮的是坐飛機,那我乾脆買張機票讓你繞地球三圈,這樣不是更省事?!

 

其實,孩子說的是旅行前的興奮感覺,那也是假期裡很重要的一環。有沒有聽過?要去度假的一家子,都待在家裡還沒成行呢,就已經吵翻天了,即使最後如願出發,還是很可惜啊。而我們還沒出發,心情就提早兩個禮拜開始度假了:從零食的大採購、打包行李的準備、通知親朋好友的興奮……光是那份期待和幻想的快樂,就是很棒的享受。行前的日子,連小孩都會變得特別乖巧,平常該吵的架會找的碴,全都自動消失,這樣的日子,值不值得父母好好享受呢? 

「真的可以帶孩子去自助旅行嗎?」
「我也想試試,但要是先生不放心呢?」
「我們的積蓄夠旅行嗎?」
「我的英文不夠好,也可以去嗎?」
「公婆一定會大驚小怪的,怎麼辦?」

 

各位,請再仔細想想:這到底是別人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還有,這到底是別人的人生,還是自己的人生?我決定要做的事,無人能阻擋,當別人知道阻擋總是無效時,人生就是我的了。

 

或許,很多父母是這樣想的:現在孩子還小,等我們什麼什麼的時候,我們再怎麼怎麼樣。3歲小嗎?8歲如何?8歲還是太小了,12歲如何?而機會常常都是在等待中失去的。

 

小孩長大的速度有多快呢?問問孩子已經18歲的父母就知道:他們會說,孩子彷彿昨天還拿著奶瓶哭喊著媽媽呢!

 

「我們只要一有空,總是以陪伴孩子為第一優先啊。」現在的好爸媽愈來愈多了,也真的值得為他們拍拍手鼓勵鼓勵。家裡附近的小公園、大公園,每個白天和晚上,只要有機會,我幾乎都帶著姊姊和弟弟出去活動兼運動,還需要去旅行嗎?

 

我要說的是,父母每天規則地陪伴孩子過日子,和一起離開家一段時間的出門旅行,是完全不同的感受。如果要我對自己的記憶庫進行搜索,跳出來的鮮明記憶,往往就是那些旅行的日子:姊姊弟弟第一次去墾丁玩划水道、巴里島游泳池畔吃洋芋片、美國暑假親戚家海灘跳浪……平常一天過一天,對於規律的東西,人們的記憶是很難留存住什麼的。

 

去哪裡旅行呢?去哪裡根本不是重點。3年前,我們去了花蓮太魯閣國家公園裡的砂卡礑步道,它是硬從山壁間鑿出來的小小通路,另一邊就是斷崖,有些路段與河谷落差達十幾公尺,大片岩壁上的花色和紋路,是歷經了千百萬年大自然的雕刻……它有多美呢?美到值得每年去一回;然而有些路段的步道又落入溪谷,姊姊弟弟曾在裡面捉到的小蝌蚪,比什麼昂貴的玩具都更能讓他們記得一輩子。

 

如果試著回頭想想自己剛過完的一年,事情可能就更清楚了。如果我希望將自己對孩子的記憶定格,只要想著不同時期的旅行,2歲、3歲、5歲、8歲、10歲……一段段的回憶便能立刻湧上心頭,這就是父母養育子女所得到最大的回報。你也會突然驚覺:孩子,為什麼這麼快,就長大了!

 

作者簡介_汪培珽

文章出處: 今週刊

2022年10月20日 星期四

國健署調查/25%國高中生 曾認真考慮輕生

 2022/10/03 05:30

〔記者邱芷柔/台北報導〕孩子心理生病,家長未必看得出來,可能因此被忽略。衛福部國健署針對約一萬名國、高中生進行「青少年健康行為調查報告」指出,四分之一國中生、高中職生在過去十二個月內曾認真考慮自殺。專家提醒,應加強校園自殺防治制度、建立醫療資源轉介,學校及家庭都要投入更多努力。

10.4%、9.4%國高中生嘗試自殺

國健署此份二○二一年的調查採隨機抽樣、學生無記名自填問卷方式辦理,國中生樣本數共四七一○人,高中、高職、五專(一至三年級)學生樣本數則為五七四五人,共計一萬○四五五人。

報告結果顯示,廿五.三%國中生在過去十二個月內曾經認真地考慮過自殺,曾計畫自殺的比例也有十六%,曾嘗試過自殺者占十.四%。高中職生方面,也有廿五%曾經認真地考慮過自殺,並有十二.七%曾計畫自殺,曾嘗試過自殺者占九.四%。

逾一成經常感到孤寂

調查也進一步觀察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十.九%的國中生經常或總是感到孤單、寂寞,高中職生則有十二.二%。九.四%的國中生經常或總是因擔心某事而失眠,高中生則有十.三%。

長期負面情緒 增自我傷害風險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李明濱提到,學會今年出版《自殺防治學》雜誌,當中引述國外文獻,青少年階段面臨身體、心理重大的發展,又有課業壓力,情緒波動大而使得與父母衝突增加,還有人際關係、霸凌問題及網路成癮等,都更容易導致孤寂感及負面情緒。

李明濱說,常見青少年心理問題如憂鬱症、焦慮症、物質濫用、自我傷害、自殺意念等,若未能及時發現、儘早轉介,長時間負面情緒及精神疾病困擾,就會導致自殺風險升高。

學校及家庭都要投入更多努力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吳佳儀表示,當憂鬱情緒到達某種程度,感到明顯無助與絕望時,最容易有「輕生」念頭。校園心理健康促進不能只是孤軍奮戰,從學生、教師到家長都是重要的一員,建議可提升自我覺察、去除污名化、情緒管理等相關識能,並加強校園自殺防治制度建立及醫療資源轉介。

與亞斯伯格症孩子建立關係

與亞斯伯格症孩子建立關係,是一項極細膩的藝術。有時,一句話說錯,一個動作不對,就很容易關係決裂。再加上亞斯兒很容易陷入關係的絕對二分,非黑即白,讓爸媽與老師在陪伴亞斯兒,如履薄冰,不知該如何是好。 以下和你分享10件事,讓亞斯兒死心踏地愛上你,彼此維持好關係。 (1)投其所好,從興趣切入,建立關係。 興趣總是讓人欣喜,特別是,當我們對眼前孩子還不了解,這時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從孩子所喜好的事物進行切入。老師可事先詢問家長,關於孩子的興趣,再進行切入。 (2)對話以「我們」取代「你」,讓彼此產生生命共同體,取代命令的方式。 例如「你把桌面收一收。」,改成「我們一起把桌面整理乾淨。」 (3)給選項,二選一,三選一,做決定。依然有維持你的堅持,同時讓他感到受尊重。 例如「你現在可以從單元一或單元二,選一篇文章來朗讀。」 (4)說話溫和不刺激,不疾不徐,就像與初戀男女朋友說話的口吻。 亞斯兒在解讀社會情緒能力上,相對薄弱,當我們講話語氣太重,孩子很容易誤解意思,認為我們不友善,在指責他。當我們講話速度太快,孩子一下子無法理解,很容易感到焦慮。 (5)多對他擁有的能力與表現,給予具體正向的回饋,展現出你想瞭解他的動機。 亞斯兒對於被肯定這件事,依然是很愛的。被肯定,誰不愛? (6)說他聽的懂的話,以他的思考模式對話,頻道調到同頻。 與亞斯兒說話內容,不要太過於抽象或迂迴,過程中,可以觀察孩子的反應,適時停頓,以確定孩子是否吸收理解(請特別留意他的表情是否出現疑惑。) (7)結構有條理。讓他可以預期你的互動或上課方式。結構使人安心。 對於亞斯兒來說,能夠掌握的事情越多,這時內心就會較為踏實,焦慮感會明顯降低。 (8)如許下承諾,請說到做到。這比婚約誓言好做一些。 說到做到,讓孩子感受到你對於他的重視,我們也在示範一種對承諾的約定。 (9)微笑,說「謝謝」。「謝謝」的作用會大於「請」和「對不起」。 「請」,語氣如果說不好,會讓孩子覺得被要求。「對不起」,說多了,容易讓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你做錯事情的地方。 (10)無論是否在防疫期間,請維持適當社交距離,除非他主動靠近你。 亞斯兒對於身體觸覺相當敏感,對於身體距離的拿捏也容易無所適從。保持適當距離,會讓他較為安心些。—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2022年10月4日 星期二

活力身心工作坊

 放下平日的包袱重擔,一起享受森林帶給我們的療癒,好好地沉浸在大自然裡吧!


【森林療癒 x 活力身心一日工作坊】

*時間:111/10/31(一)

*地點:溪頭自然教育園區

*主辦單位: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TSNPR)

*協辦單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身心介面研究中心

*活動資訊與報名連結:shorturl.at/inqt1


(花)身心介面國際研討會會後一日工作坊

2022年8月22日 星期一

長新冠對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影響

作者:  林口長庚醫院 兒童心智科 郭政佑醫師 2022/5/20


隨著台灣的新冠肺炎疫情從清零走向共存,幾乎每個人都會面臨到病毒的威脅,周遭也越來越多家人朋友或自己成為確診的案例。許多家長不免開始擔心,如果孩子染疫了,在急性期症狀過後要注意什麼?會不會像成人一樣出現後遺症呢?以下整理目前國外相關的研究供各位家長參考。


#當孩子感染新冠肺炎🤢

相較於成人,兒童青少年感染新冠肺炎的症狀較為輕微、死亡率也較低,但是因為目前流行的Omicron變異株傳染力較強,可能造成整體住院人數上升進而衝擊對醫療照護。有少數(約萬分之三)的兒童患者可能在感染新冠肺炎後的二至六周出現”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MIS-C)[1],會引起身體不同部位的發炎反應,當有孩子有持續發燒、皮膚或眼睛黏膜異常、腸胃不適、嗜睡、無力等症狀時需特別小心。


#新冠長期症狀LongCOVID的生理表現💪

根據英國NICE(The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機構的定義,感染COVID-19後若症狀持續超過四周以上可稱作是新冠長期症狀(Long COVID)。至於Long COVID發生的機率,不同研究之間因為研究方法的差異結果並不一致,從4%到66%不等。以英國官方統計資料來看,約3.3%的幼稚園兒童和小學生、以及4.6%的青少年,在感染後症狀會持續四到八周[2]。2021年11月的一篇統合分析顯示,感染12周後的未成年當中比起沒感染過的人,會有下列比例的患者出現:嗅覺喪失(8%)、頭痛(5%)、認知困難(3%)、喉嚨痛(2%)、眼睛痛(2%)[3]。近期一篇丹麥的上萬人調查則發現,感染4周後的學齡兒童和青少年比起沒感染過的人,會有下列比例的患者出現:嗅覺喪失(12%)、味覺喪失(9%)、疲憊(6%)[4]。綜合上述,兒童青少年Long COVID機率與症狀目前尚無定論,但應比成人來得低且輕微。


#新冠長期症狀LongCOVID的心理影響❤️

目前只有少數研究提及確診後對心理或精神的影響,其中一篇提到感染四周後家長觀察有下列比例的孩子出現:不專心(60.6%)、易怒(51.4%)、記憶困難(45.9%),以及睡眠(56.3%)和食慾(49.6%)改變[5]。然而從不同的Long COVID研究都可看出下列現象:沒有感染的兒童青少年也出現了一定比例的各種不適。這代表著疫情期間影響孩子的不只是病毒本身,家庭的氣氛、家人的染疫或過世、學校關閉、社交隔離等,都影響著孩子的心理狀態,並且跟生理表現有相互作用。2021年8月的一篇統合分析顯示,疫情期間的兒童青少年每四個就有一個憂鬱症狀加劇,每五個就有一個焦慮症狀加劇,幾乎是疫情前兩倍高[6]。美國的分析發現這段期間因為飲食疾患和妥瑞氏症等至精神科急診求助的個案數量更是明顯上升(其中以青少女為多)[7],這可能與戶外活動減少、生活節奏被打亂、線上活動增加如社群軟體的使用等有關。


#疫情後的身心照顧🤗

疫情所帶來的身心的挑戰,不只考驗孩子也考驗著家長,同時也是個彼此陪伴成長的機會。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也不要忘記及時尋求專業機構和人員的協助,或者是相關線上諮詢(如1925安心專線),一起等待疫情撥雲見日的時刻。


🔗[1] Payne, A.B., et al., Incidence of Multisystem Inflammatory Syndrome in Children Among US Persons Infected With SARS-CoV-2. JAMA Netw Open, 2021. 4(6): p. e2116420.

🔗[2]Office for National Statistics. Technical Article: Updated Estimates of the Prevalence of Post-Acute Symptoms among People with Coronavirus (COVID-19) in the UK: 26 April 2020 to 1 August 2021.

🔗[3]Behnood, S.A., et al., Persistent symptoms following SARS-CoV-2 infection amongst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A meta-analysis of controlled and uncontrolled studies. J Infect, 2022. 84(2): p. 158-170.

🔗[4]Borch, L., et al., Long COVID symptoms and duration in SARS-CoV-2 positive children -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Eur J Pediatr, 2022. 181(4): p. 1597-1607.

🔗[5]Buonsenso, D.,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ctivity levels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s in children with long coronavirus disease: a survey of 510 children. Future Microbiol, 2022. 17: p. 577-588.

🔗[6]Racine, N.,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Symptom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During COVID-19: A Meta-analysis. JAMA Pediatr, 2021. 175(11): p. 1142-1150.

🔗[7]Radhakrishnan, L., et al., Pediatric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Associated with Mental Health Conditions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 United States, January 2019-January 2022. MMWR Morb Mortal Wkly Rep, 2022. 71(8): p. 319-324.

遊戲的重要性

 作者: 土城長庚醫院 兒童心智科 李宇彤醫師


現代父母非常重視孩子從學齡前,甚至是嬰幼兒時期的學習,希望孩子們未來都能因此有好的能力和成就。在我們使用教育性的影片,或是練習寫國字算數學的同時,不能忽視的是,當我們與孩子一起『遊戲』時,也能帶給孩子的發展與學習,甚至比想像中還要多喔。


🏏遊戲的定義和好處

遊戲本身包含:孩子發自內心想要的、且過程主動參與、最後得到一個快樂的探索結果。有學者認為,遊戲中所能學到的,更是現今21世紀所需要的技能,像是問題解決能力、合作關係、創意思考、還有執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執行功能包含了認知彈性度、衝動控制能力、以及工作記憶,是孩子可以藉由遊戲學習到的一個核心技能。因此,遊戲對孩子來說不只是『好玩』,更是一種學習成長,和冒險接受挑戰的過程。


🏷️遊戲的種類

那麼遊戲又是如何促進孩子的發展與學習呢?具體來說可以分成四種:

🐬物品遊戲(Object play): 寶寶把玩具放入嘴巴,或是孩子用手把玩各種身旁拿得到的東西,都是他們認識物品特性的方式。更進一步,孩子可以藉由學習到的物品象徵成不同的事物,以此增加思考的抽象和彈性。

🤼運動或是打鬧遊戲(Physical, Tough-and-tumble play): 不只是促進孩子的肢體協調,更讓他們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中,學習勇於冒險的精神,並練習輸贏,例如騎馬打仗;活動性的遊戲也能減少孩子肥胖和憂鬱的機會。

⛱️戶外活動(Outdoor play): 在自然環境中,讓孩子能整合不同的感官刺激。

🛒社交與假扮遊戲(Social and Pretended play): 像是躲貓貓這樣的遊戲,不僅可以讓孩子學習『遵守規則』,也訓練他們使用較複雜的語言來和其他孩子溝通。假扮遊戲則是藉由象徵思考,像是扮家家酒,來預演大人的世界;也能訓練孩子有創意的推理,以及多重任務的執行。


🧠遊戲對大腦的影響

在小鼠的動物實驗中發現,生長環境中有許多遊戲機會的小鼠,其腦部皮質變得比沒有玩遊戲的小鼠還要厚,神經樹突的長度較長且複雜性較高。也有研究發現,遊戲時間較長的老鼠,可以刺激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生成。另外也有嬰兒研究指出,遊戲可以降低壓力賀爾蒙皮質醇(cortisol),因而減少嬰兒因壓力形成的負面影響,並提升孩子的復元力(resilience)。


👫遊戲對大人的好處

從孩子的觀點看世界,讓我們能跟孩子更無礙的溝通,在遊戲中發現孩子的長處和個別化特質。在遊戲的良性互動下,也能減少親子間的緊張關係。


🚧現代社會的困境

然而在現代生活中,核心家庭的演變、家長的工作型態、以及電子玩具的盛行,常常讓螢幕成為孩子的玩具和遊戲的媒介。螢幕的內容只能讓孩子被度的接收別人的想法,無法有自發的創造性遊戲;另外電子玩具也會減少孩子和照顧者實際的互動時間。美國費城的一個研究發現,當家長和孩子一起去超級市場時,只要賣場多放一個可以和孩子互動的問句標示(例如“牛奶是從哪裡來的呢”),藉由問句引發的互動,孩子的語言發展有了顯著的提升。因此我們可以知道,任何生活上的小事,或是任何時刻,都能創造和孩子遊戲的時間,幫助他們學習。


🥼歡迎與您孩子的醫師討論

哈佛大學的兒童發展中心網站中,為各種年齡層的孩童,提供許多種類的遊戲,並詳述這些遊戲如何幫助孩子的發展和學習。🔗網址:https://reurl.cc/pMMN4r


🔔總結

遊戲和學習並不是分開無法共存的。嬰幼兒或是學齡前的孩子可以在照顧者適當的帶領下,藉由每天的日常生活,藉由遊戲互動,讓孩子在快樂且自由的情境下,習得重要的發展技能。


#遊戲的力量


References

📌Yogman, M., Garner, A., Hutchinson, J., Hirsh-Pasek, K., Golinkoff, R. M., COMMITTEE ON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CHILD AND FAMILY HEALTH, & COUNCIL ON COMMUNICATIONS AND MEDIA (2018). The Power of Play: A Pediatric Role in Enhancing Development in Young Children. Pediatrics, 142(3), e20182058. https://doi.org/10.1542/peds.2018-2058

📌Ridge, K.E., Weisberg, D.S., Ilgaz, H., Hirsh-Pasek, K.A. and Golinkoff, R.M. (2015), Supermarket Speak: Increasing Talk Among Low-Socioeconomic Status Families. Mind, Brain, and Education, 9: 127-135. https://doi.org/10.1111/mbe.12081

ADHD &癲癇

作者: 林口長庚醫院 兒童心智科 王樂詠醫師

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注意力不足過動症)是常見的兒童神經發展疾患,容易出現專注力不足、衝動控制不佳和過動等症狀。癲癇則是腦部神經不正常放電的現象,對發展中兒童的注意力、反應速度、工作記憶等執行功能有顯著且深遠的影響。
臨床上,這兩種疾病常互有關聯,ADHD更是罹患癲癇的孩童最常見的共病症之一。然而,因為這兩種疾病部分症狀表現類似,鑑別不易,讓許多個案錯過正確的診斷及妥善治療的時機。

👶🏻癲癇孩童ADHD的特色及增加ADHD罹患風險的因素
一般來說,ADHD個案中男性多於女性。然而,共病癲癇的ADHD孩童,其男女性別比例幾乎相等。此外,共病癲癇的ADHD個案,其表現以注意力不集中為主(過動衝動較少),與一般單純ADHD個案中常見的混合型(注意力不足伴隨過動)不同。
對於癲癇個案而言,某些特定因素被認為會增加後續ADHD發生的機率,包括:胚胎時期接觸到抗癲癇藥物(例如Valproate acid)、同時合併智力或發展遲緩、早發/控制不佳/頻繁發作的癲癇、特定型態的癲癇(例如顳葉癲癇 temporal lobe epilepsy)、ADHD家族史等。所以,在學齡前時期的癲癇個案,如果出現上述的因素,就要高度留意將來是否出現ADHD的相關症狀。

📋該如何評估癲癇兒童的注意力不集中
癲癇兒童中,出現ADHD的機率較一般孩童多了2.5倍;而ADHD孩童,則比一般人多了4倍機率罹患癲癇。因此我們建議,罹患癲癇的孩童,在6歲之後應該要每年定期評估其注意力、衝動控制等表現,特別是在抗癲癇藥物有所調整之後。
面對這類共病的個案,SDQ(Strengths and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長處與困難量表)被認為是較適合當作初步掃描ADHD症狀的量表。但因為其敏感度較低,容易有過度診斷的風險,因此必須搭配後續仔細的會談以及客觀的評估,才能提供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方向,幫助更多需要協助的個案。

💬面對癲癇個案的「不專心」,我們還要注意哪些問題
首先,癲癇本身也會對注意力造成影響。一些特定的癲癇,例如失神性癲癇(absence seizure)會有類似不專心的表現。除了透過腦波診斷有無癲癇外,也可以透過nonepileptic staring的特色幫助臨床鑑別:單純注意力不足的表現比較是「不會中斷進行中/有興趣的事務」、「較常被醫師/老師留意到」、「可透過叫名/觸碰拉回個案的注意力」;反之癲癇造成的分神表現是「會造成進行中的活動中斷」、「家長也容易察覺」、「無法透過外界刺激喚回個案注意力」。此外,癲癇用藥本身也有可能惡化個案專注力及過動行為,特別是在多重用藥,或是使用phenobarbital, valproic acid, topiramate等藥物。另外,癲癇個案也有較高機率共病憂鬱以及焦慮等疾病,或是出現睡眠困擾,這些都會一定程度的影響個案的專注力、行為問題及學業表現。簡單來說,癲癇個案如果出現不專心的症狀,未必就是共病ADHD,還需要專家進一步的釐清與確認。

💊治療及後續追蹤
ADHD及癲癇兩者共病下,孩子的學習發展會受到更嚴重的影響,因此兩種疾病的追蹤治療都同樣重要。ADHD部分,症狀較輕微時,可以安排心理治療或是行為治療;如果症狀嚴重到影響生活功能(學習、自尊、人際關係等),藥物被認為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儘管有些研究指出藥物在初次使用前期有增加癲癇的風險,但透過密切觀察及規律的癲癇控制,藥物仍然是相對安全的選擇。另一方面,控制癲癇,減少異常放電,也能減緩認知及執行功能退化。對行為或注意力問題副作用較少的gabapentin, vigabatrin等藥物,則被認為對此類個案有較好的幫助。然而,臨床上每位個案的變化差異大,如何選擇最好的治療方針,仍建議與醫療專家仔細討論為宜。
臨床上,三分之二的ADHD個案在成年後仍然持續有注意力以及衝動症狀。這類個案有更高的機率出現情緒疾患或物質濫用成癮,進一步影響其功能,甚至導致癲癇控制不良惡化。因此,個案成年後的症狀表現,藥物造成的利弊影響,仍然值得醫療團隊後續持續留意與追蹤。

[Reference]
📌Auvin S, et al.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DHD in children with epilepsy. Epilepsia. 2018;59(10):1867-1880.
📌Matricardi S, et al. What are the challenges with the pharmacological management of epilepsy in patients with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Expert Opin Pharmacother. 2020 May;21(7):737-739. 
📌Man KKC,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methylphenidate treatment and risk of seizure: a population-based, self-controlled case-series study.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 2020; 4: 435–43.

#癲癇VS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不可不知的醫學新知

從書中學習如何談"性"

 作者:呂嘉惠

《心理師!救救我的色鬼老爸》

《歡迎來到性諮商室:三位少男和他們的心理師》

《愛與放手》

~~~

我們從小會教孩子不要闖馬路,要看紅綠燈

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避免交通事故

但我們從小跟孩子談性了嗎?

教導他們要保護自己

避免受傷

性安全教育與交通事故安全教育一樣重要!


家長與青少年如何談性

 ╲   #癒所創傷復原中心   #社區倡議講座╱ 


◉ 主題:家長如何與青少年談性

◉ 時間:111年9月18日(日) 上午10點-12點

◉ 報名表單:https://reurl.cc/4parQV

開放報名至09/14(三)中午12:00止!


很多青春期家長想要關心孩子,與孩子談性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聽完這場講座你可以學習到:

① 青春期性賀爾蒙影響

② 第二性徵展現,如何與孩子討論性生理的變化?

③ 開始對愛情有憧憬,想要談戀愛,該如何陪伴孩子經驗愛情?

④ 撞見孩子看A片,該怎麼跟孩子討論?


▌指導單位: 衛生福利部 保護服務司

▌主辦單位: 社團法人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 / 癒所創傷復原中心

▌經費來源: 社會安全網

#講座 #倡議講座 #課程資訊 #課程內容 #性創傷

2022年8月8日 星期一

婚姻中的愛情去哪了?從溝通談婚姻經營

 那些伴侶故事的心聲(一):回過頭來,我們需要重新認識對方。

某次的伴侶團體中,一對屆齡退休的伴侶看起來十分斯文,講話也是十分有禮、溫柔,上課中也是勤奮地抄著筆記,努力地完成許多練習,其他的成員都很好奇兩個人為什麼會想來伴侶溝通的團體課程。最後的分享中,太太說道,經過大半輩子子努力,當孩子離家才發現,彼此都對對方感到陌生跟不適應,兩人想要透過學習來幫助彼此,重新建立與修復關係。

那些伴侶故事的心聲(二):我在關係裡孤獨。

    會談室中,妻子坐在沙發上紅著眼睛。「結婚前,因為相信他可以體貼跟保護自己,才克服了原生家庭父母每天吵架留給自己的傷痛,鼓起勇氣進入婚姻」,「但現在每天回來,他不是忙著工作,就是跟他家人再一起聊天」。妻子感嘆自己在婚姻中,好像又看見了自己父母每次吵架完的冷淡。對於自己的選擇感到困惑跟後悔,但是對於前景感到無力。「沒想到結了婚,我變得更孤單」,她在沙發上啜泣著。

這些故事的心聲其實發生在你我身邊,在婚姻關係中有好多需要去了解與學習的事,婚姻造成的壓力也影響了我們的身心健康。愛,究竟是怎麼在婚姻中流逝呢?我們是可以用專業與科學的方式,更有效的經營及修復。

 

用科學、專業有效協助伴侶與婚姻

2015年,筆者在美國西雅圖完成Gottman取向伴侶治療師(GMCT)的訓練,目前為全台灣第一位通過培訓且登錄於治療師網絡的伴侶治療師。也讓我學會判斷為何有些伴侶會分手離婚,為何有些伴侶能攜手偕老。對於愛的消退,「情緒銀行」是個需要了解的概念。

在伴侶關係中,每對伴侶都有個專屬於自己的「情緒銀行」,這是影響伴侶關係重要的關鍵元素。如果伴侶的「情緒銀行」是富有的,那聊心事時會越聊越開心與深入,有壓力的時候會立刻想跟對方說 ; 此外,即使因為立場不同而吵架時,會能比較有效率的溝通與討論 ; 吵架完後也能較快地修復關係。反之,「情緒銀行」貧乏時,兩人在平時即使談心,也會越聊越想離開對方,甚至會出現「講也沒用」這樣的想法。衝突時,即使是小事情,都會讓兩人進入情緒壓力氾濫(Flooding,全身緊繃、情緒快爆發,脈搏衝到100次/分鐘以上)的狀態,非常痛苦不舒服。這些會讓伴侶在關係修復上非常地困難。這種情緒銀行貧乏的狀況,會讓伴侶有「愛消退」的感受。

什麼讓「情緒銀行」貧乏呢?是不好的「回應」!想像溝通就像是丟球遊戲,如果每次丟接球時,對方都能好好接住,兩人會有安心、信任的感受,互動會越來越好。但如果有人丟得太大力,甚或不斷漏接球。這個遊戲就變得無趣,甚至想停止繼續互動。接住球,在關係裡中代表了「接納型的回應」,會在「情緒銀行」中存錢。漏接、打到對方,就是不理會、批評與攻擊,會在「情緒銀行」中不斷提錢出來。我們的愛,會在好回應累積中,逐步升溫、豐厚 ; 反之,愛會逐漸在關係中冷卻,彼此在關係中感到疏離與孤獨。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婚姻的經營是需要學習的,因此筆者給大家一些生活中可行的建議:1.減少批評對方:當指出問題,也評價對方的人格時,會從「情緒銀行」提錢出來。2.建立接納回應:當對方說話時,我們一個點頭、微笑,或是專注的說話,都是接納型的回應。3.給予對方六秒的親吻:這是幫助伴侶增加友誼跟親密的好方法,讓彼此專注在對方,讓愛回溫。最後,如在溝通上困難,仍需要尋求專家協助,才會有效幫助關係的經營與修復。

 -

作者:邱惠振諮商心理師/中華民國心創復原與關係治療協會理事

文章出處: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如何「三要二不」的預防在家學習的「壓力性飲食」和兒童青少年肥胖

 “小明,要多吃一點才會長高喔

“孩子喜歡吃就給他吃,他還在成長”

  大家過去的觀念都是「能吃就是福」,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20年的調查顯示,台灣12歲以下肥胖及過重的兒童比例目前已居亞洲之冠,為31.3%,也就是說三個孩子裡面就有一個體重過重。而且有一半以上肥胖的兒童到成年時期仍然屬於肥胖的狀態。肥胖兒童的身體相當於處在一個慢性發炎的狀態,因此也是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肥胖與憂鬱症和焦慮症也息息相關,國外研究顯示約有一至四成肥胖的兒童同時共病憂鬱症或焦慮症狀。而肥胖也可能會導致孩子自信心低落、人際關係不好,甚至被嘲笑或霸凌,因而加重孩子憂鬱和焦慮的狀態。

  目前因為因應全球疫情緊張而設立種種防疫政策,因此學校全部採取線上教學或學習型態,讓孩子可以活動的空間更少了,與其他同學互動的機會也更少了。這時孩子往往為了打發時間,隨時可及的手遊與零食變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因此防疫在家的這段時間不僅讓孩子的生活型態都亂了步調,體重節節上升,甚至也越來越容易宅在自己的房間裡。平心試想,我們會發現當我們處在高壓或無聊的狀態下,常常會不自覺的尋找高熱量,高油脂、高糖的食物慰藉自己、犒賞自己,而孩子同樣也不例外。雖然當下將這些食物吃下肚時會有滿足感,但往往一下子心中又會感到很愧疚吃了那麼多不健康的食物而感到不開心。而且長期攝取這些食物也會對身體造成負面的負擔,如慢性發炎、高膽固醇、血糖不穩定、高血壓等狀態。然而,孩子可能不會像成人一樣敏感,了解健康攝食概念,及容易察覺到自己吃完高熱量食物的愧疚感,但爸媽也許會發現孩子的情緒起伏變大了、睡眠周期變的不穩定、記憶力和注意力變差及體重上升的情形。因此希望爸爸媽媽可以藉由下列的「3要2不」策略,一起預防於防疫期間在家的「壓力性飲食」和疫期過後的「肥胖潮」,詳細分述如下:

三要

要記錄:跟孩子一起寫飲食日記可以幫助孩子了解自己的進食模式,進食的食物類別和時間,以及自己吃東西的情緒狀態,並判斷是否是因饑餓才進食?還是因情緒起伏才產生的壓力性飲食。

要抒壓:跟孩子一起找尋抒壓的活動如運動、畫畫、著色、看書、聽音樂,親子談心,或玩桌遊等,都可以協助讓情緒得以有適當發洩的管道,進而改善情緒,心情變好。雖然目前在家防疫狀況下,還是可以透過做家事,及不需要特殊運動器材的運動(仰臥起坐、伏地挺身、走樓梯)來增加活動量。這些活動不只協助孩子抒壓也可以增進親子間的互動,建立關係。

要高纖:請跟孩子一起選擇蔬菜水果等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之食物,和認識各樣低熱量具有高營養價值的莓果與堅果類,作為取代可堆積在家裡的零食。

二不

不誘惑:與孩子討論如何控制與選擇,不要買讓您們都難以抵抗的高熱量食物當點心,也切記不要只選擇攝食單一種食物,這樣反而會增加想吃東西的慾望,無形造成攝食過多而不自知。

不熬夜:為什麼熬夜時越晚肚子越容易餓,是因為身體當中「瘦素」分泌下降、及「飢餓素」分泌增加。根據國外研究顯示,若是在嬰幼兒時期睡眠狀況就不足,長大後發生肥胖、代謝症候群機率也會增加;學齡期幼童若睡眠不足或是睡眠時間不對,發生肥胖及代謝症候群比例也增加。由此可知熬夜或睡眠不足與肥胖具有相關性,是值得關注的議題與生活型態。

    當今Covid-19的全球疫情持續蔓延,難得讓我們大家重新檢視在生活中何謂重要的事,並再次思索健康議題,希望大家可以藉由這短暫的「Time Out」,不管是在家學習或在家上班,且讓自己好好的喘息沉澱,並協助孩子調整好生活的步調與生活作息,一起預防疫情時期所帶來的「後遺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張倍禎 主任

文章出處:臺中市政府衛生局

「把上網壞習慣一「網」打盡!陪孩子在網路世代成長的指南」

 國立臺灣大學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出版

「把上網壞習慣一「網」打盡!陪孩子在網路世代成長的指南

(一)PDF檔下載:https://reurl.cc/RXdAng

(二)電子書線上閱覽:https://reurl.cc/jGdxdD

(三)索取實體書(運費自付):https://reurl.cc/xQDdZZ

2022年7月20日 星期三

國際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聯盟(IACAPAP)舉辦的第二屆「IACAPAP Art Heals the Soul Drawing Contest」截止日延期囉!!

國際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聯盟(IACAPAP)舉辦的第二屆「IACAPAP Art Heals the Soul Drawing Contest」截止日延期囉!!

 



歡迎全世界的小朋友把自己的畫投稿到IACAPAPFB Messenger信箱!

您的畫就有機會成為IACAPAP月刊的封面喔!

投稿截止2022/8/31

 

 

參賽組別:

<6 years-old (小於6)

6-12 years-old (6-12)

13-17 years-old (13-17)

>=18 years-old (大於18)

 

參賽主題:

1. 1. Summer 我的暑假🏖🏝⛱☀️🌊🏄🏊🚣🤽

2. Our future 我們的未來🚀🛸🛰

3. My favorite hobby/pastime我最喜歡的休閒活動 🧵🪡🏂🤺⛹️🎤🎨🎷🎯🎳🎲🎻⚽️🏀🏈⚾️🎾🏉🏓🏸🏑⛳️

4.My family/friends 我的家人與朋友 👨👨👧👧

 

請於2022/8/31前將您的畫投稿到IACAPAPFB Messenger

並以英文附上您的名字/國家/參賽的年齡組別/畫的名稱和您的

email(email僅將會用來聯繫得獎的消息)

最佳最品將會在利用FB online voting選出!

 

請掃QR code for IACAPAP FB網頁




2022年7月6日 星期三

如何擁有好互動建立好關係


以下是王意中臨床心理師給的建議關於如何和亞斯兒建立關係,其實跟任何孩子互動都很受用。

~~~~~

以下和你分享10件事,讓亞斯兒死心踏地愛上你,彼此維持好關係。

(1)投其所好,從興趣切入,建立關係。

興趣總是讓人欣喜,特別是,當我們對眼前孩子還不了解,這時最安全的方式,就是從孩子所喜好的事物進行切入。老師可事先詢問家長,關於孩子的興趣,再進行切入。

(2)對話以「我們」取代「你」,讓彼此產生生命共同體,取代命令的方式。

例如「你把桌面收一收。」,改成「我們一起把桌面整理乾淨。」

(3)給選項,二選一,三選一,做決定。依然有維持你的堅持,同時讓他感到受尊重。

例如「你現在可以從單元一或單元二,選一篇文章來朗讀。」

(4)說話溫和不刺激,不疾不徐,就像與初戀男女朋友說話的口吻。

亞斯兒在解讀社會情緒能力上,相對薄弱,當我們講話語氣太重,孩子很容易誤解意思,認為我們不友善,在指責他。當我們講話速度太快,孩子一下子無法理解,很容易感到焦慮。

(5)多對他擁有的能力與表現,給予具體正向的回饋,展現出你想瞭解他的動機。

亞斯兒對於被肯定這件事,依然是很愛的。被肯定,誰不愛?

(6)說他聽的懂的話,以他的思考模式對話,頻道調到同頻。

與亞斯兒說話內容,不要太過於抽象或迂迴,過程中,可以觀察孩子的反應,適時停頓,以確定孩子是否吸收理解(請特別留意他的表情是否出現疑惑。)

(7)結構有條理。讓他可以預期你的互動或上課方式。結構使人安心。

對於亞斯兒來說,能夠掌握的事情越多,這時內心就會較為踏實,焦慮感會明顯降低。

(8)如許下承諾,請說到做到。這比婚約誓言好做一些。

說到做到,讓孩子感受到你對於他的重視,我們也在示範一種對承諾的約定。

(9)微笑,說「謝謝」。「謝謝」的作用會大於「請」和「對不起」。

「請」,語氣如果說不好,會讓孩子覺得被要求。「對不起」,說多了,容易讓孩子將注意力轉移到你做錯事情的地方。

(10)無論是否在防疫期間,請維持適當社交距離,除非他主動靠近你。

亞斯兒對於身體觸覺相當敏感,對於身體距離的拿捏也容易無所適從。保持適當距離,會讓他較為安心些。—王意中臨床心理師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pfbid023fchTkDkQr8kTUc2JrZ9oWS7uNscCKMXqUdGkvwdd7HYC4aXKgUmrDiaEqZ4g4BHl&id=100000344774188&sfnsn=mo

2022年7月4日 星期一

《醫師影評系列》身心的「飢餓」-愛上愛情!

市療〈轉向內心探索∼與自己和平共處〉心靈影展

片名:愛上愛情 

影評:台北市立療養院 陳冠宇醫師


這是一部呈現暴食症患者的寫實電影。說它寫實,是因為主角蘿拉所經歷的,正是暴食症病患的典型遭遇:不快樂的童年、破碎的家庭、正常甚至傑出的事業成就、困難的親密關係、以及和食物間矛盾糾結的關係。


正如本片德文的標題「飢餓」﹝Hunger,這個字與英文字完全相同只是在德文名詞必須一律大寫﹞所表明的,暴食症患者的真正困難,就是內在的飢渴和空虛,對於關係的矛盾情結。和食物間愛恨交加的情感,以及又節食又暴食的習慣,正是反映了這樣的內在狀態。


觀眾很快就可以發現,在認識她的男友之前,蘿拉早就有親密關係的問題。大提琴是她童年時期的真正伴侶,因為忙於爭吵的父母無法提供她真正的情緒照顧。食物則是她成年後的親密對象,她和食物間的互動好像是男女間的「房事」,不足為外人道;甚至在她辦公室內的保險櫃也私藏「情人」。只是她和這個秘密情人間的關係是矛盾不已的。


在真實生活中,暴食症患者與活生生的親密伴侶間,也存在這種愛恨交加、既焦慮又經常充滿愧疚感的關係。如果不能真正的理解,大多數暴食症患者的伴侶,就會像蘿拉的男友那樣,一定會大感困惑。最困惑的應該還是患者本人:她明白自己要為所有不正常的飲食行為負責(蘿拉在與母親一同去探望亡弟之幕後,就對媽媽說了這樣的告白),也很厭惡暴食摧吐,但又很捨不得離開暴食這個多年的密友。從這個角度來看,暴食行為既像一種癮頭,也類似男女間無理性的愛戀。


蘿拉是幸運的。因為男友的深情包容,她終於一步一步的走出由食物構築而成的城堡。她邀請男友共進晚餐,並且恣意的暴食,看起來雖然恐怖,一點也不浪漫,卻是個轉戾點。男友的持續接納,讓蘿拉內心裡要毀滅兩人關係的潛意識衝動,不至於毀了關係,也毀了她自己。當她相信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是可能的,內心的飢渴得到充分的滿足,與食物的不正常戀情就可以終結,保險櫃裡的情人也可以離去了。


故事就以暴食症痊癒結束嗎?沒有人知道。所有電影都只能呈現局部的人生,至於蘿拉未來的生活如何,只能讓有興趣的觀眾去想像了。根據長期追蹤研究,百分之七十的暴食症患者,在初次求診的十年後,不再有暴食的症狀,但是這些痊癒者當中,不少人仍然擔心體重的問題。另外,有百分之十的個案持續有原來的症狀,另有百分之二十的個案則有較輕的症狀。


對於這部電影的許多畫面,觀眾可能會覺得十分不適,甚至噁心。這正是本片寫實的一面。因為許多名人(例如:英國黛安娜王妃、日本明星宮澤理惠)都曾罹患暴食症,在西化的社會中,暴食症可能被視為一種高尚的疾病、一種貴族病。本片的導演似乎想透過寫實的手法,呈現患者真正的痛苦,讓凡夫俗子了解:即使身為名門貴族或事業有成,但若只能透過不健康的行為來紓解內心的矛盾,也是人生的一大痛苦。

在現實生活中,像蘿拉這樣,透過找到合適對象因而暴食症痊癒的,只能說是可遇不可求。筆者的臨床經驗中,很多個案因為疾病之故,不敢追求真正的親密關係,或是有混亂的男女關係;許多已婚或是同居的患者,則因為內心困難沒有完全解決,不但症狀依舊,很多還會嚴重影響到親密關係。患者要完全擺脫這個惱人的問題,只有自己努力,或是透過專業的協助,走出過去生活經驗的陰影,建立健康的親密關係,如此才能接納自己,包括接納自己合理的體重,因而不再節食、暴食,享受生命真正的喜樂。

本文作者:陳冠宇醫師


《醫師影評系列》身心的「飢餓」-愛上愛情!|《醫師影評系列》-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Second Opinion

https://www.kingnet.com.tw/news/single?newId=10733

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學前特教專區

 🎤全國教保資訊網新增「學前特教專區」,請多加利用!

✍全國教保資訊網https://www.ece.moe.edu.tw/ch/

💁提供學前特殊教育相關資訊,請多加利用!

    01學前特教計畫及相關法規

    02幼兒/家長資源區:認識發展遲緩兒童及早期療育、認識學前特

         殊教育、補助、親職諮詢管等。

    03教保服務人員提升專業知能資源區:數位課程及研習報名連

        結。

    04幼兒園資源區:招收身心障礙幼兒知補助與獎勵、進用專任合

        格學前特教教師補助、教保服務人員在職進修補助、參與健康

        照護課程補助等。

    05政府特殊教育資源區

我和我的孩子

 👨‍👩‍👧‍👦轉知教育部家庭教育資源網親職教育出版品供參考

網址:https://familyedu.moe.gov.tw/publishList.aspx?uid=1036&pid=1033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幼兒篇)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低年級)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中年級)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高年級)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青少年篇)

2022年5月9日 星期一

親子教育議題:要孩子「聽話」?還是「懂事」?

善意溝通修復學會

 


如何教養出好孩子,是父母與老師的大課題,父母更怕”踏雷”,誤了子女一生,所謂千金難買早知道。近來腦科學及教育心理學快速發展,教育孩子或學生的策略有了很大的突破。

科學研究發現孩童到成人階段,腦細胞變少很多,為什麼?有什麼功能?這對理解孩子行為及運用到教育上有什麼啟發? 正向行為支持近年被先進國家大力推動,它有什麼優點? 鄭醫師以最新腦科知識,讓我們理解教育的重要關鍵與原則。

https://comcomrestore.org/?p=2522

2022年2月20日 星期日

假期症候群

 #寒流來襲 又狂雨的天氣☔️

想到今天還要早起上班又更加厭世?

感覺每次放完假比放假前更累的感覺?

雖然已經開工快一個月,但回到到工作崗位上、回到學校上課都提不起勁?

有點blue或焦慮,不想收假,常常心不在焉?


如果有以上症頭,也許是「#春節後症候群」找上您!在長假之後需要回到原本生活中的適應不良,這其實不少見喔!就由我們 #抗壓減重 #張倍禎醫師 在這個寒冷的週日晚上與大家一同複習

何謂「春節後症候群」!

同時也能夠將此讓我們改善「 #假期後症候群」!


如何改善「假期後症候群」?

在放完長假及週日我們可以:

1️⃣給自己適當的休息時間

2️⃣規律睡眠和飲食

3️⃣規劃下週要做的事情

讓自己在收假後可以慢慢的調適回到原本的生活,不再Monday blue 🙋🏻‍♀️


🙌讓我們一起複習認識一下「春節後症候群」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ba/620075cad8d2910007c9e5f5


#春節後症候群

#週一症候群

#假期後症候群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優活在一起

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臺中中國附醫&台南安南醫院&高雄博田醫院

2022年2月7日 星期一

漫談春節後症候群

 開工第一天,大家還好嗎💪


😔怎麼放完假比放假前更累的感覺?

😔回到到工作崗位上、回到學校上課都提不起勁?

😔有點blue或焦慮,不想收假,常常心不在焉?


如果有以上症頭,也許是「#春節後症候群」找上您!在長假之後需要回到原本生活中的適應不良,這其實不少見喔!


春節症侯群常在農曆年假期後會出現

從年前打掃家裡、祭拜祖先、準備年夜飯、親朋友間的問候···

都可能都是無形中的壓力,讓我們喘不過氣


 #精神醫學部 #張倍禎醫師 提醒大家

#好好照顧自己  很重要❤️!

在過年期間和放完長假後要 #給自己適當的休息時間

可以在收假前幾天開始有 #規律的睡眠和飲食

並可以 #開始規劃收假後要做的事情

讓自己可以慢慢的調適回到原本的生活。


希望大家在虎年都可以吃好,睡好

像老虎一樣的開心自在🐯


📍今天下午14:05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精神醫學部 #張倍禎醫師

要來與大家聊聊【漫談春節後症候群】


🙌與我們一起收聽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ba/620075cad8d2910007c9e5f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