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

作者: 米契貓
不打不罵的10大管教妙法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會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為育兒高手。要想做一個成功的父母,
就需要不斷地充實新知識。如果您從小就沒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體驗,現在又很難去思考應該如何對
待孩子,那麼請參考一下程桂英老師提出的10個方法。當您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的時候,不妨用這些方
法來取代打罵的教養方式。


1.多多了解孩子

  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
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誤解。這樣一旦孩子真有不
聽話的時候,也能比較明白應該如何去引導孩子。


2.吸收教育知識

  社會在變化,孩子的成長環境也在變化,那麼教養方式自然也要不斷進步。身為家長,就要責無旁
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
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家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3.耐心傾聽孩子

  如果是氣急攻心的家長,在面對不聽管教的孩子時,通常最直接的反應就是破口大罵。此時,程桂
英老師建議家長先冷靜下來,嘗試著多一分耐心,問問孩子這麼做的原因是什麼。當家長的心思已經放
在了解孩子的想法,並想辦法幫孩子解決問題時,也許就會發現孩子的行為其實是情有可原的,並且也
已經釋放掉了很多負面的情緒。


4.真正放下身段

  有些家長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對此程桂英老師特別建
議,希望家長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
給予尊重。不要總是對孩子說“不”,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
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5.跟孩子講道理

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
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至于解說道理的方式,則可依孩子的年齡來
選擇講解的深度,特別小的孩子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來進行。


6.讓孩子去體驗

  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麼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後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
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麼正確和重要。


7.同孩子做協商

  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麼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
人,當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協商,各退一步也許是很好的方法。比如當孩子想要跳沙
發,而家長卻有事情要思考的時候,就可以請孩子去臥室的床上跳,或者請他等一會再跳,或者等家長
把事情處理完,再帶孩子去公園盡情地跳。


8.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家長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家長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
來的時候,程桂英老師建議家長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
天、聽音樂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談。


9.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有時家長真的太過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標準(或許是家長自以為能夠做到,但實際
上從來沒有做到過!)來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齡還小,有好動、固執、健忘等表現都很正常。家長
如果真的要對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慮孩子的成長狀況,不要總是拿放大鏡去看待孩子的表現。


10.真誠對待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做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用指責或命令式的語氣,這常常讓孩子難以接受。據程
桂英老師介紹,親子之間的溝通應該是真誠而沒有距離的,家長可以很誠實地將自己的擔心或情緒解釋
給孩子聽,讓孩子了解他的行為會讓你難過,或是會讓你擔心、懼怕。只要語氣是平和的、態度是真誠
的,你就會發現,其實孩子是很樂意體貼爸爸媽媽的!

孩子和家長接受專業醫療協助的權利, 是需要被維護的

孩子和家長接受專業醫療協助的權利,

是需要被維護的

作者: 顏正芳
過去醫師在提供醫療建議時,主要的依據來自參考書和老師的經驗傳承,但慢慢出現一些問題:參考書更新速度較慢,有時趕不上現時的醫療需求;老師的經驗傳承有時會過於個人化,難以應用在一般病人。
於是1992 年加拿大 McMaster 大學研究團隊首次揭櫫實證醫學 (Evidence-Based Medicine, EBM) 此一醫學教育典範的理念,提供資訊給臨床照護提供者,如何將研究證據應用至臨床照護上。
在國內,經由衛福部的推廣,現在有台灣實證醫學學會[1],有實證醫學知識網[2],每年有醫療品質獎「實證醫學類」競賽,每個醫學中心都有實證醫學中心,醫學系學生要學會如何應用實證醫學資料庫。實證醫學能讓臨床照護提供者能依循已被最多研究證明是有益於病患的證據,提供醫療照護,避免個人偏見造成負面影響。
在眾多健康照護研究中,依據對某種治療方式的研究數目多寡、研究設計、研究品質等條件,分為五等級的實證證據[3],數量如金字塔般,現有越高等級的實證研究越稀少。第一等級是例如電腦化決策支持的”System”,指的是過去研究對於某種治療方式已經證據充分到已成定論、由電腦來提供該醫療建議即可,但臨床上極少有哪一種治療模式能有此等級的支持;第二級是實證證據為基礎組成的資料庫,例如UpToDateDynaMed;第三級實證證據為基礎組成的期刊摘要,例如ACP Journal Club;第四等級是系統回顧,最低的是一般在PubMed查到的研究文章。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也就是ADHD)的治療藥物,從最基本的實證醫學角度來看,實證支持等級為何?
以”ADHD, methylphenidate, atomoxetine”為關鍵字輸入UpToDate,就有”Pharmacology of drugs used to treat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作者Kevin R Krull)這篇文章整理從過去到現在以雙盲、隨機分派方式進行methylphenidate (為了讓非精神醫學的人了解,也寫出在台灣商品名為利他能和專思達)和atomoxetine (在台灣商品名為思銳)用於治療ADHD效果之研究結果,並且定時更新(這是UpToDate這些實證研究資料庫的特點,會不斷地依據新的研究資料進行更新)。結果支持:這兩類藥物對於ADHD的治療具有顯著療效[4]。
同樣的,如果在DynaMed上尋找,也有整理資料,支持methylphenidate (在台灣商品名為利他能和專思達)用於治療ADHD具有中等(level 2 [mid-level] evidence)等級證據之療效。
所以,ADHD的藥物治療效果受到實證醫學等級極高的實證證據支持
兒心醫師都知道:告訴家長說「你的孩子不必吃藥」,遠比建議「你的孩子可能需要藥物協助」要簡單多了。醫師說「你的孩子不必吃藥」,大家皆大歡喜,那為何醫師還是對於有需要的孩子建議服藥呢?
這是因為:讓孩子接受到最大可能的幫助,那不是醫師的天職嗎?如果實證醫學證據顯示藥物可幫上孩子,那對於正受ADHD困擾、又考慮ADHD造成的長期障礙又沒有服藥禁忌的孩子,卻還不給予藥物治療,那這位醫師還有資格當醫師嗎?
有人說ADHD治療藥物副作用嚴重,不應該使用?
UpToDate的”Pharmacology of drugs used to treat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這篇文章完整整理methylphenidate (在台灣商品名為利他能和專思達)和atomoxetine (在台灣商品名為思銳)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和處理方式,且明白地指出:這些副作用可在監測和處理下獲得預防和改善[4]。如果孩子吃了這些藥物有副作用的話,那代表他的體質暫時不適合,專業醫師會幫他停藥、減劑量、或是換藥,這和治療其他疾病的藥物調整原則是一樣的。如果因為有極少數孩子吃了藥可能出現一些可處理的副作用反應,就說其他孩子連試都不應該試,阻止所有孩子接受到藥物可能的幫忙,這樣的主張是非常不合理。
有人說:讓小孩子吃的藥,怎麼可以有副作用?連一點副作用都不可以有!
如果這樣的話,那就不該開任何藥物給小孩子,不該幫小孩子打預防針。因為沒有任何一個藥物或預防針對小孩子來說是完全沒有副作用。
想想:每年都有嬰兒在打完預防針後死亡,多麼可怕!
任何政府核可的藥物,都有它的好處,也有服用它可能出現的風險,不能因此汙名化這些治療藥物。
ADHD治療藥物已經在世界上使用幾十年了,如果真像反專業治療的人士所說那麼恐怖、具傷害性,那美國、歐洲和其他世界各國政府早就將這些藥物禁止使用了,但事實上,幾乎全世界各國都是核准這些藥物使用在治療ADHD孩子的。
要不要吃藥,吃藥後的效果,這應該由孩子、家長、老師、看診醫師一起討論,如果醫師建議用藥,但家長和孩子懷疑其必要性,可以尋求第二、第三、第四…專業精神醫療的意見。
如果反專業治療的人士和民意代表傷害孩子和家長接受醫療協助的權利,不只是我們這些長期診療ADHD孩子的醫師,不能接受,醫療行政單位也不應漠視這造成的傷害,誰要來承擔不治療的後果?

  1. Brian Haynes, R. Evid Based Med 2006;11:162-164


2016/05
出處: 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

躁鬱症完全手冊

躁鬱症完全手冊
Surviving Manic DepressionA Manual on Bipolar Disorder for PatientsFamiliesand Providers
下文出自: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360218

作者:福樂.托 利 醫師,麥可.克內柏
原文作者:E. Fuller TorreyMichael B. Knable
譯者:丁凡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061108

《躁鬱症完全手冊》是針對每年影響兩百萬美國人的疾病,做出最完整、最先進介紹的書籍。兩位作者於書中根據最新的科學研究,從各種角度詳細介紹了躁鬱症的成因與治療、癥狀、易罹患的因素、引發、醫療(包括仍在實驗階段的新藥)、心理治療、復健,以及躁鬱症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影響。本書也討論了跟躁鬱症相關的獨特問題,包括酗酒、嗑藥、暴力行為、抗拒服藥、自殺、性、愛滋病和保密性。是針對病患、家屬與醫護人員而寫的躁鬱症完全手冊,也是介紹躁鬱症最全面完整的巨著。

是躁鬱,不是叛逆:青少年躁鬱症完全手冊


是躁鬱,不是叛逆:青少年躁鬱症完全手冊
The Bipolar Teen: What You Can Do to Help Your Child and Your Family
下文出自: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61283

作者:大衛.米克羅威茲、伊利莎白.喬治
原文作者:David J. Miklowitz, PhDElizabeth L. George, PhD
譯者:丁凡
出版社:心靈工坊
出版日期:20100126

  如果你的孩子被診斷為躁鬱症,該如何是好?身為父母、師長,我們該如何分辨正常青春期行為和少年躁鬱症症狀的不同?我們如何才能夠進入躁鬱少年的內心世界?

  本書是躁鬱症權威米克 羅威茲 博士的最新力作,他將治療躁鬱症的臨床經驗,轉化成許多家庭可運用的有效工具,讓因為躁鬱症而失序的家庭生活,再次步入正常軌道。

  閱讀本書,有助於了解青春期躁鬱症的種類、症狀、了解如何在藥物和心理治療間找到平衡,以及認識發病的早期跡象、尋求和學校有效合作的可能。同時,本書也提供了實際作法,協助管理因為躁鬱症而出現的情緒亂象、減少壓力,讓家裡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穩定的支持力量。

孩子得了躁鬱症:該做什麼?如何做?

孩子得了躁鬱症:該做什麼?如何做?
Parenting a Bipolar ChildWhat to Do & Why

作者:賈尼.費達、南希.奧斯汀
出版社: 張 老師文化
出版日期:20080414

  春天是躁鬱症好發季節,據統計,台灣70萬名躁鬱症患者中,青少年就有30萬人,且兒童、青少年的誤診率極高,平均要看四位醫師才被正確診斷為躁鬱症。
面對台灣第二大精神疾病, 張 老師文化推出台灣第一本兒童、青少年躁鬱症實用教養書,提供父母、師長、照顧者最新實用資訊:
    辨識躁鬱症
    擬定全面性治療計畫
   家庭、學校每日症狀管理
    就學、用藥、危機處理、親子關係全方位指南

  當兒童、青少年得了躁鬱症(雙極性疾患),照顧者能夠做什麼幫助他好轉?哪種療法最有效?躁鬱症孩子敏感、反應激烈、暴躁易怒、難以安撫和舒緩情緒、不遵守規則,可能展現出早熟和非凡的才華,卻伴隨著發展遲緩或缺陷……前來求助的家長常覺得挫折很深、不是「夠好的」父母,周遭人可能認為父母誇大其辭,或因孩子的行為而責備其教養無方。家庭生活對許多躁鬱症孩子的父母是一場永無停歇的孤單、痛苦奮戰,直到有效的治療帶來希望,才能卸下身心重擔。

走進躁鬱世界


走進躁鬱世界


集結台灣北中南25位精神科權威醫師,
第一本具有豐富本土臨床經驗的躁鬱症指南。
內容最實用!深入了解躁鬱症最新的診斷用藥、最實用的照護建議
作者最權威!集結台灣北中南各大醫院25位精神科權威醫師的臨床經驗
俗稱「躁鬱症」的雙極性情感疾患(Bipolar Disorder),
患者情緒總是不受控制地在「躁」與「鬱」之間轉換、擺盪,
像搭乘雲霄飛車般忽高忽低,又像坐在翹翹板忽上忽下……
然而其內心強烈且真實的痛苦,卻常被親友忽略。
本書帶您一起進入躁鬱世界,了解疾病本身、了解患者的苦,
共同走出躁鬱,迎向平衡、健康的人生。
◎◎◎本書版稅全數供作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研究之用
躁鬱症患者大多可以正常工作、上學,維持幸福的人生!
  你知道嗎?很多有成就的文學家、藝術家及企業家,例如著名作家海明威、畫家梵谷、音樂家柴可夫斯基與舒曼、甚至是美國總統林肯……等,都是躁鬱症患者。
  只要患者與家屬能及早了解躁鬱症、配合醫囑、正確用藥,親友給予更多關注與照護,躁鬱患者即可擁有正常生活,甚至比一般人更精采的人生!

教孩子了解大腦,你可以這樣做!



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席格(Dan Siegel)在他的著作The Whole-Brain Child 裡(中文版於2016年出版,書名為《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用兩層樓的房子來比喻大腦結構──下層腦包含「腦幹」與「邊緣系統」,掌管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像是呼吸、心跳、血壓,以及負責偵測周遭危險的情緒中樞;上層的腦由各種大腦皮質組成,掌控決策、思考、調節情緒、發展同理心、道德判斷等功能。12190901_521302511359369_4431597225376417511_n
當父母理解孩子的大腦如何發育時,就能夠用更適當的方式對待孩子(更多資訊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文章《腦科學告訴我們:大腦會被體罰「打壞」!》或是丹尼爾‧席格醫生的著作)。這些大腦科學知識也可以對孩子造成影響與改變。在美國,已經開始有許多小學在課堂中融入腦神經科學,由The Hawn Foundation所設計的MindUP計畫,就是一套融入大腦知識的課程,在一個介紹MindUP的影片裡,學校老師說,「我們教孩子了解什麼是杏仁核與大腦前額葉,在我念故事給孩子聽時,孩子會跟我說,這個故事裡的角色是在用『杏仁核』做決定,還是用『大腦前額葉』在做決定。」一位英國的臨床心理師Hazel Harrison博士寫道:「當孩子理解他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事情時,這可以成為作改變的力量。」
那麼,父母可以怎樣教孩子了解大腦呢?
大腦像是個兩層樓的房子,誰住在樓上?誰住在樓下?
丹尼爾‧席格醫師發明的兩層樓房子的概念,不僅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大腦,也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他們自己的大腦構造。臨床心理師Hazel Harrison博士則是使用了這個兩層樓房子的概念,設計了另外一套給小孩的活動:「誰住在大腦房子裡?」
首先,父母可以畫一棟房子,然後向孩子解釋,大腦就像是一個有兩層樓的房子,樓上和樓下的人分別住著不同的人。住在樓上的人負責思考、解決問題、平撫情緒、同理別人,父母可以問問孩子,「你覺得住在樓上的人要取那些名字呢?」你可以陪孩子創作住在大腦房子樓上的角色,然後幫這些人物命名,像是「思考姊姊」、「鎮定爺爺」等等。
接下來和孩子說明下層腦:「和樓上的人個性很不一樣,住在樓下的人要確保我們的安全,並且在有危險的時候要幫助我們面對危險。樓下的人還負責我們的大情緒,像是害怕、生氣、難過等等。」同樣的,父母可以幫孩子一起創作住在大腦房子樓下的人,然後幫這些角色命名,像是「暴走老闆」等等。
14489734_10208687441115819_1783375056_o
大腦就像是個兩層樓的房子,樓上和樓下分別住著不同的人。(繪圖/ Jenny Chen)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發揮創意,創造出各種不同的人物。或者,你也可以用一些孩子熟悉的電影或是卡通人物,像是電影《腦筋急轉彎》裡的角色「憂憂」、「怒怒」、和「驚驚」就會是住在樓下的人,而「樂樂」在電影中常常負責解決問題,她就會住在樓上。如果小孩喜歡動物,你也可以問孩子那些動物要住在樓上?那些動物要住在樓下?你可以讓孩子自己創作、或是用孩子熟悉的人物,協助孩子了解上下層樓的人物和工作。
樓上的人和樓下的人要一起合作
 住在上層腦和下層腦的人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樓上的人和樓下的人要一起合作。你可以問問孩子,我們什麼時候需要樓上的人?什麼時候需要住在樓下的人呢?譬如說,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驚驚」來偵測周遭有沒有危險,這樣當有危險時才能立刻反應。而當我們碰到問題需要解決時,住在樓上的「樂樂」就要發揮思考的能力,幫助你想辦法解決問題。
大腦房子兩層樓間有一個樓梯,這個樓梯的功能就是幫助樓上和樓下的人互相傳遞訊息、互相溝通,才能好好合作。你可以和孩子討論我們什麼時候需要上下樓的人一起合作,可以舉孩子生活中的例子,像是:「當今天在學校玩時,你的玩具被同學搶走了,這時,住在大腦房子樓下的『怒怒』應該會氣得跳來跳去,而住在樓上的『樂樂』知道訊息後,樓上的人們就會開始幫助怒怒安撫情緒,他們也會開始想辦法,在這個情況下可以怎麼做,像是你可以做幾次深呼吸,然後去請老師幫忙。」
住在樓上的人和住在樓下的人要一起合作一起工作,我們才能應付危險、才能思考做好的決定、才能在生氣難過的時候幫助自己調節情緒、才能好好的學習、或是在學校跟同學一起玩樂。
當大腦房子掀起來時,房子被樓下的人佔領了!
有些時候,我們實在是太生氣了,氣到大腦房子被掀起來了!當大腦房子被掀起來時,住在樓上的人無法和樓下的人溝通,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時候,房子裡只剩下樓下的人,樓上的人們大喊:「房子被樓下的人們佔領了!」
14536475_10208687441755835_652938003_o
當大腦房子被掀起來時,樓上的人無法幫忙,大腦被樓下的人佔領了!(繪圖/ Jenny Chen)
你可以和孩子解釋,有些時候碰到緊急危險的時候,我們的確只需要樓下的人們,讓我們趕快心跳加速、血壓上升、釋放壓力賀爾蒙,幫助讓我們逃離危險。但其他時候,當大腦房子掀起來時,我們只剩下層腦的人們做決定,這時候,我們可能會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像是打人、推人、吼罵人、或是在地上大哭大鬧。因為這時候大腦被下層樓的人佔領了,上層腦的人無法發揮功能,我們沒有辦法好好的思考或是平撫自己的情緒。
你可以讓孩子了解,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每個人都會有「大腦房子掀起來」的時候。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回想以前發生的事情,想想哪些時候大腦房子樓上和樓下的人有好好合作?哪些時候你的大腦房子被掀起來了?父母可以舉自己的例子,讓孩子了解,大人有時候也是會有情緒的,有情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把房子蓋回來,讓樓上的人回來幫忙!
當我們的大腦房子被掀起來時,我們需要住在樓上的人的幫忙。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趕快把房子蓋回來,讓住在樓上的人可以趕快幫助我們──幫助我們平撫情緒、然後可以思考做決定。「蓋房子」的方法有很多,像是你可以做五次深呼吸、在心裡想像讓你覺得開心的事情、或是找一位你值得信賴的大人說出你的情緒。
父母可以跟孩子解釋,因為小孩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比起大人,小孩的大腦房子更容易被掀起來,這就是為什麼小孩的腦比較容易被樓下的人佔領、較容易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Hazel Harrison博士會問孩子:「你有看過你的爸爸或媽媽在超市裡為了要買巧克力而在地板上哭鬧尖叫嗎?」你可以跟孩子討論,大人和小孩一樣會有許多情緒,但是因為大人的大腦發育成熟了,並且常常練習使用上層腦,所以住在大腦房子樓上的人會先跳出來處理情緒和解決問題。
了解大腦,幫助孩子練習調節情緒
這個「誰住在大腦房子裡?」的活動目的是幫助孩子理解他們自己的大腦,而這也是個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好機會。譬如,當孩子被大情緒控制時,你可以提醒孩子:「看起來你的大腦現在被『暴走老闆』給佔領了,你覺得『鎮定爺爺』可以怎麼幫助你?你要不要試試看做點深呼吸?」「你覺得你可以怎麼做,讓大腦房子樓上的人可以趕快回來呢?」「大腦房子掀開的時候,你可以怎麼做?」
這樣的方式,讓父母和孩子可以專注於討論「行為」,讓孩子學習如何處理情緒,而不是被父母羞辱或貶低。譬如,與其責罵孩子:「你今天怎麼打人?」父母可以跟孩子說:「看起來你今天大腦房子被掀起來了,下次可以怎麼做?」
你和孩子可能無法一次就畫完大腦房子,小孩也可能無法一次就記住全部大腦的不同功能,父母可能要花好幾次的時間幫助孩子理解,並且常常幫孩子複習。除了用畫畫的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可以做這個活動,像是使用玩偶屋,或是用紙箱或是鞋盒和孩子一起蓋一棟大腦房子,然後用不同的玩偶或是用黏土創作不同的人物。
如果你有機會和孩子一起做這個活動,也歡迎你分享你們所創作的大腦房子和人物喔!
*這篇文章的插畫由Jenny Chen繪圖

Hazel Harrison在她的文章中畫的「大腦房子」(左圖)以及「當房子掀開時」(右圖) (Pictures from: http://yourbrainhealth.com.au/teach-kids-brain/)
Harrison博士在文章同提到一位八歲的小女孩Sophie畫的「大腦掀起來」(Flipping Your Lid):
capture
“Flipping Your Lid" by Sophie (From: http://yourbrainhealth.com.au/teach-kids-brain/)

參考資料:
  1. How to Teach Your Kids about the Brain
  2. Dan Siegel的著作 “The Whole-Brain Child"

女精神科醫師的話~~致所有在焦慮中的父母們

  • 作者 : 陳映燁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精神科醫師〉
  •  
  • 圖片來源 : 康健雜誌
過去一週來,新銳作家林奕含事件在社會上激起不小的漣漪,許多家有女兒的父母不免擔心──要如何教養家裡的寶貝?讓她有能力判斷社會的醜陋?抑或是如何與她溝通?讓她深愛自己,即使遭逢人世的邪惡艱險,依然可以抬頭挺立不放棄?
身為一個女性精神科醫師,二十多年的臨床生涯,多次看著無助的父母帶著神情茫然的女兒,那些社會的不堪與醜陋,硬生生刻印在女孩心理,從此以往,她再難接受自己,因此手上、心上盡是割痕……. ,我總是試圖翻轉這些印痕,因為臨床經驗告訴我,只要我們可以顛覆傳統的刻板態度,這些苦,可以經歷得平順些。
今天,要傳達給父母親們三點教戰守則,希望大家可以用上這些原則,與女兒一起成長 ──

1.請教導您女兒成為一個「人」而不是一個「女人」:

請不要教她服膺我們那個年代的「女孩子家」哲學。
您若教她「溫柔」、「順從」,當個值得「被」稱許、「被」欣賞、「被」讚美的女孩子,等同於將她的人生願望建築在成為一個溫順可人、備受他人喜愛的「女人」,她會以為找到好人家、被人疼愛,有「好老公」「好歸宿」是重要的人生目標,而「好老公」指涉的是找到一個身份、地位、學歷、財富優於女方的對象,年齡通常也比較大,當女兒被這些教誨潛移默化,她極容易陷入「師長崇拜」的漩渦裡。
對一個十多歲的女生而言,老師的身份、地位、年齡都是這麼高高在上,當老師稱讚她、欣賞她,女孩們很容易陷入「女人」找到堅強臂膀依賴的「偽幸福」中,輕易就會掉入師生戀的泥淖。所以請教導她成為一個「人」,讓她知道她得勇敢、負責、堅韌、努力追求自己的志業與夢想,她的價值與自信不是建立於「被欣賞」「被肯定」。
所有的「被…..」都是次要的 ,她必須要看到自己的主體性,例如,自己要成就一個怎樣的人生?要完成什麼志業?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不是被動的等待「被」發掘、「被」喜歡、「被」欣賞,所以當老師跟她示好,她會有自信的知道,是自己真的好、老師的肯認讓她更有信心的為自己擘畫更高遠的未來,當夢想放在高處,「找個強壯男人依靠」不再是幸福的指標,這才真能飛向自己的未來。

2.請勿輸入「貞操如命」的價值觀

順著第一點教戰守則的理路,就會知道「貞操」是無足輕重的,與人生追求相關性不高。
女兒的人生操縱在如何構築自己的理想,與誰發生過性關係只是自己人生追求的一部分。所以請不要輸入傳統「貞操如命」的八股教誨,這樣才不會一旦與男友發生性關係,就覺得「以身相許」,不能輕易離開,伴侶間的暴力,經常是貞操觀念的遺毒,若女兒從小就知道要「許給自己」,不要「許給別人」,就會更奮力爭求自己的權益,有能力遠離家暴。
同樣的道理,當遭遇性侵事件,傳統的貞操觀念會讓女孩拼命責怪自己不小心、沒有保護好自己,所以害自己「不完整」,擔心這「不完整」導致遇不到好男人,而嫁不到好男人在「貞操如命」的價值觀裡等同於人生悽慘,在這樣的邏輯中經常會陷入重複自殺/自傷的循環。
這種對於貞操的過度歌頌與順服,往往是女性悲劇的源頭,太執著於「為自己的丈夫保留完璧」,苛求自己身體的「完整」「完美」,而不注重自己身為一個人,如何在風浪中追尋自己所愛?重新建立對愛情的信任?如何安全的滿足自己對愛的需求?這些才該是我們女兒需要關注的焦點。
請教導女兒著重於「自我追求」,而非「身體完美無暇」的苛求 ,所以,請讓女兒知道,不會因為被性侵,自己就不完美,人的完整是因為自己可以獨立思考、可以知道自己要什麼?渴求什麼?有能力追求自己的想望!絕不是建構在「身體完美無瑕」的苛求。

3. 「時間」是親子關係最大的敵人

不管您多麼忙碌,請您抽出時間,傾聽女兒的聲音、與女兒交換意見,聽女兒的心聲。常常因為忙碌,我們說話急了、氣了、沒耐性了,這會傷人,所以請挪出時間,這是教導女兒最重要的元素,也無疑的,是女兒的深切渴望!
身為父母,依著這三點教戰守則,女兒即使面對人世醜惡艱險,她們會保留深愛自己的能力。
出處: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74836&page=1

人生3段轉彎處 宋維村:走入自閉症是偶然

【專訪】人生3段轉彎處 宋維村:走入自閉症是偶然

自閉症之父宋維村:除非有一天,我看不到聽不到,才不會看診

 2015-05-04 09:00
甫獲得第六屆台灣兒童醫療奉獻獎終身成就獎的天主教若瑟醫院院長、台灣自閉症之父的宋維村,已邁入70的他,至今仍為自閉症孩子付出。(蘇元和攝影)
甫獲得第六屆台灣兒童醫療奉獻獎終身成就獎的天主教若瑟醫院院長、台灣自閉症之父的宋維村,已邁入70的他,至今仍為自閉症孩子付出。(蘇元和攝影)
「走入自閉症領域是偶然」甫獲得第六屆台灣兒童醫療奉獻獎終身成就獎的天主教若瑟醫院前院長、台灣自閉症之父的宋維村說。從醫之路,不管是兒童精神科或自閉症領域,都非宋維村首選的志趣。不過,40多年以來,這條漫長的道路,宋維村從不退縮,至今仍站在第一線為兒童看診,他說,不看門診就覺得離開小孩子,這股力量,是他堅持努力的原因。
眼前這一位臉上帶著笑容,年邁七十歲的宋維村,絲毫看不出他的老態,流露的是一顆赤子的心。
「我每天跟兒童在一起,每天要看卡通影片,陪著小孩感覺很溫暖。」宋維村說,這是他看起來比較年輕的原因。然而,也因為如此,這股溫暖,至今他堅持不離開兒童精神科領域的診治。
「除非有一天,我看不到、聽不到、玩不動、話講不清楚了,才不會看診。」宋維村說,不看門診就覺得離開小孩子,看到自閉症的小孩成長與進步,他也因而得到滿足。
宋維村說,自閉症的小孩,每一個階段與年齡都有不同的行為與喜好,在家他會看卡通影片,要懂網路世界,否則無法了解孩子的世界。
在國內心理衛生領域,宋維村一直扮演重要推手,協助提升精神科醫療教育,改善醫療品質,致力於自閉症兒童的診治,也推動成立自閉症基金會。
他笑說,「在兒童精神科所做的事,都與小孩子的東西有關,不是打打殺殺。」宋維村不忘補充地說,小孩子是很可愛的。
不斷抉擇終究踏上兒童精神科領域
如同每一個人決定人生的路,都會面臨抉擇的時候,宋維村求學過程曾跟隨外科醫師從事臟器移植領域的相關研究與實驗,經過2、3年後,深知自己不喜歡動刀的外科環境,反而對公共衛生領域有興趣。
人生抉擇的道路,宋維村的師長扮演關鍵的影響力,引領他最後成為和兒童互動密切的精神科醫師。
40多年以前的台灣,跟照顧小孩子相關的事幾乎沒有人做,當他猶豫行醫的方向,究竟要走神經科還是精神科?因為師長的建議,宋維村決定走向兒童精神科,成了當年全台唯一一位兒童精神科醫師徐澄清的學生。
對於未來,為讓自己在兒童精神科訓練充足,宋維村還曾透過已逝、台灣精神醫學界的先驅林宗義教授的協助,赴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精神科完成訓練,也當過住院醫師。在溫哥華這段日子,他接受訓練多以兒童跟家庭的精神醫學為主,反而較少接觸與自閉症相關。
「兒童是獨立自主的個體,也有他們的權利,我們應該協助他們,將他們的能力發揮出來。」宋維村強調,這也是後來一直持續為兒童青少年精神領域努力的原因。
宋維村曾面臨抉擇回國服務或繼續留在溫哥華,「我當時若留在溫哥華,加上我,是當地第28位兒童精神專科醫師,反觀台灣,當時只有1位具有完整訓練的兒童精神科醫師,加上我才有2位,因此我選擇回台。」
30年前的追蹤發現奠定自閉症之父美譽
回國後,他到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從事臨床、教學與研究工作,開始踏上自閉症領域。
當時兒心日間留院部收治自閉症兒童已有10年歷史,是亞洲最早成立的自閉症治療中心。當宋維村開始接手自閉症治療前,他追蹤當自閉症小孩離開兒心之後的發展情形,追蹤54個人有31個人預後「不良」,有些已長大到16歲的自閉症孩子,沒有語言溝通的能力,需要人完全照顧。這份追蹤成了他這一輩子主要的工作方向。
對宋維村來說,這些自閉症小孩們的家庭都有難以想像的煎熬與艱辛。有一位父親曾萌起帶孩子一起跳海自殺;有一位母親6年一起陪著小孩再讀一次小學,國中後,沒有其它學校肯收她的孩子,為了兼顧工作,只好拿繩子將孩子跟自己綁一起。
25年前,他發起推動全台第一個以病人為中心的自閉症基金會;宋維村至今協助超過1500個自閉症的個案,還包括學習困難、過動兒、自殺與憂鬱症等行為偏差與問題的小孩,這些都是他在兒童精神科領域協助的對象。
這一路走來,宋維村從來沒有離開這群需要協助的小孩與家庭,為了讓更多人認識自閉症,他也將自閉症教育推向校園。他曾一個人帶著自己編寫的自閉症小冊子,從屏東、彰化到宜蘭等地演講,訓練學校老師教育自閉症孩子。
民國77年,他與家長們的努力不懈與各方資源的支持,讓自閉症納入殘障福利法的對象之一。
退休後 赴偏遠地區服務
9年前,宋維村從台大醫院退休,深知城鄉醫療資源不均,退休後,他仍選擇下鄉到雲林若瑟醫院擔任小兒心智科主治醫師。
現在,全台有200位兒童精神科醫師,70-80%都是宋維村的學生。不過,宋維村坦言,全台分布的兒童精神科醫師,幾乎有一半在台北,金門及馬祖連一個都沒有。
面對醫療資源不平均,宋維村鼓勵退休醫師返鄉服務、傳承經驗,他還認為必須從健保訂定醫療缺乏區的認定標準,從每萬人口病床數改為專科醫師數,才可以解決醫療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
他進一步說,雲林目前只有2位兒童精神科醫師,但若以病床數標準,雲林是無法達到醫療缺乏區的認定。類似的問題如同全台150個鄉鎮沒有婦產科醫師,若以區域病床數認定醫療缺乏地區,很多鄉鎮地區根本不會有婦產科醫師。
他建議應以分科的專科醫師數,決定該科是否為該區域的醫療缺乏區,作為衛生福利部納入獎助與補助的對象,也才能吸引更多醫師到偏遠地區服務。
接受完《民報》專訪,門外還有一群關懷自閉症的學生們,正等著宋維村上課。訪談結束,宋維村帶著笑容不忘強調,「小孩真的很可愛」,可以想見,宋維村將持續散發亮光照耀自閉症孩子們。
出處: http://www.peoplenews.tw/news/0527d0bc-63b2-4637-8f49-602b0194900f

教導自閉症秘訣?宋維村:看弱點就會去撞牆看長處陪著成長

教導自閉症秘訣?宋維村:看弱點就會去撞牆看長處陪著成長

 2015-05-04 10:30
天主教若瑟醫院院長、台灣自閉症之父宋維村表示,亞斯柏格症是自閉症類症狀較輕的一群,對於獲得診斷為自閉症孩子要活下去,不應該去靠他們殘缺的那個部分,而是靠他本來就存在,跟這個症狀也沒有直接關係的特長。(蘇元和攝影)
天主教若瑟醫院院長、台灣自閉症之父宋維村表示,亞斯柏格症是自閉症類症狀較輕的一群,對於獲得診斷為自閉症孩子要活下去,不應該去靠他們殘缺的那個部分,而是靠他本來就存在,跟這個症狀也沒有直接關係的特長。(蘇元和攝影)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媒體旋風,讓社會開始關注亞斯伯格症。天主教若瑟醫院前院長、台灣自閉症之父宋維村表示,亞斯柏格症是自閉症類症狀較輕的一群,對於自閉症孩子,他們要活下去,不應靠他們殘缺的那個部分,而是靠他本來就存在,跟這個症狀也沒有直接關係的特長。
「我看到的柯文哲是誠信、負責任、說到做到,而不是他只會摸頭。」宋維村強調,他沒有診斷過柯文哲,但他認為柯文哲的誠信帶給現今政治上的一個震撼。
談到亞斯柏格症與自閉症差異宋維村表示,亞斯柏格症是自閉症類相關疾病的一群,嚴格地說,亞斯伯格症是自閉症類的症狀最輕的一群,亞斯柏格症沒有語言障礙與智能障礙,是IQ比較高的一群,也是比較特殊的一群自閉症。宋維村表示,早期研究報告認為亞斯柏格症是個性的問題,如比較「龜毛」與「白目」。
1944年,奧地利醫師亞斯柏格Hans Asperger以德文發表一篇報告,亞斯柏格看過將近兩百名這類型的孩子,共通特徵是不理會其他人的行為可以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且經常在孩子的家人中發現類似情形,所以亞斯柏格醫師稱此類行為作「自閉性性格違常」。
不過,亞斯柏格醫師這篇德文報告並未受到重視,直到1981年英國醫師 Lorna Wing 以英文首次使用「亞斯柏格症(Asperger Syndrome)」來稱呼其34位研究的個案;1991年Frith將亞氏論文譯成英文,並與肯納醫師的自閉症比較,和相關論文集結成冊出版,才得到全世界的注意。
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亞斯柏格症納入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以及1994年美國精神醫學會APA於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將亞斯柏格症納入廣泛性發展障礙的亞型。
宋維村指出,亞斯伯格症因成因與診斷標準長期存在爭議,2012年美國精神醫學會決議取消亞斯伯格症這個名稱,並將之納入自閉症譜系障礙。
「自閉症的孩子可以痊癒嗎?」這是許多自閉症家長一直共有的內心獨白。宋維村表示:「我不敢說百分之百不會變正常」。
宋維村表示,自閉症是所有精神科疾病遺傳性最強,大部分找不到原因。對於獲得診斷為自閉症孩子要活下去,不應該去靠他們殘缺的那個部分,而是靠他本來就存在,跟這個症狀也沒有直接關係的特長。
「自閉症的小孩有一些長處,他的記憶力很好、他的畫畫很好、他的音感很好、寫的東西很好、他特別會認路,利用他們的長處,協助他們將能力發揮出來。」宋維村強調。
宋維村強調,先了解自閉症的孩子,不要因為他們的某些行為而斥責是沒教養,然後,才能從他們的特點去治療他們,並將他們長處發揮出來,他舉例,10%自閉症小孩數理能力非常好,如果讓他們當數學小老師,便可以從教別人當中,發展他與人語言互動的溝通能力。另外,針對一些自閉症徵狀的偏好行為,要使用增強物的方式協助他們學習。
宋維村說,像愛因斯坦以及牛頓,都有自閉症的特徵。如果能善用自閉症孩子的特長,比較可能突破現況,而不是一昧的專注於他的短處與人際關係不好。
談到台北市長柯文哲引發外界對亞斯伯格症熱議,在未診斷前宋維村僅語帶保留說,「我看到的柯文哲是誠信、負責任、說到做到,而不是他只會摸頭。」宋維村強調。
「我常跟自閉症孩子的父母與老師說,若看自閉症孩子的弱點就會去撞牆,看他們的長處就願意協助跟他們一起成長。」因為如此,宋維村說,「從自閉症孩子身上與家長身上學到的,比我帶給他們的學習還來的更多。」
出處: http://www.peoplenews.tw/news/254a5391-482c-4b67-a1ec-a97e7f36000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