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精神科醫師丹尼爾‧席格(Dan Siegel)在他的著作The Whole-Brain Child 裡(中文版於2016年出版,書名為《教孩子跟情緒做朋友》),用兩層樓的房子來比喻大腦結構──下層腦包含「腦幹」與「邊緣系統」,掌管人類生存的基本需求像是呼吸、心跳、血壓,以及負責偵測周遭危險的情緒中樞;上層的腦由各種大腦皮質組成,掌控決策、思考、調節情緒、發展同理心、道德判斷等功能。
當父母理解孩子的大腦如何發育時,就能夠用更適當的方式對待孩子(更多資訊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文章《腦科學告訴我們:大腦會被體罰「打壞」!》或是丹尼爾‧席格醫生的著作)。這些大腦科學知識也可以對孩子造成影響與改變。在美國,已經開始有許多小學在課堂中融入腦神經科學,由The Hawn Foundation所設計的MindUP計畫,就是一套融入大腦知識的課程,在一個介紹MindUP的影片裡,學校老師說,「我們教孩子了解什麼是杏仁核與大腦前額葉,在我念故事給孩子聽時,孩子會跟我說,這個故事裡的角色是在用『杏仁核』做決定,還是用『大腦前額葉』在做決定。」一位英國的臨床心理師Hazel Harrison博士寫道:「當孩子理解他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事情時,這可以成為作改變的力量。」
那麼,父母可以怎樣教孩子了解大腦呢?
大腦像是個兩層樓的房子,誰住在樓上?誰住在樓下?
丹尼爾‧席格醫師發明的兩層樓房子的概念,不僅可以幫助父母了解大腦,也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他們自己的大腦構造。臨床心理師Hazel Harrison博士則是使用了這個兩層樓房子的概念,設計了另外一套給小孩的活動:「誰住在大腦房子裡?」
首先,父母可以畫一棟房子,然後向孩子解釋,大腦就像是一個有兩層樓的房子,樓上和樓下的人分別住著不同的人。住在樓上的人負責思考、解決問題、平撫情緒、同理別人,父母可以問問孩子,「你覺得住在樓上的人要取那些名字呢?」你可以陪孩子創作住在大腦房子樓上的角色,然後幫這些人物命名,像是「思考姊姊」、「鎮定爺爺」等等。
接下來和孩子說明下層腦:「和樓上的人個性很不一樣,住在樓下的人要確保我們的安全,並且在有危險的時候要幫助我們面對危險。樓下的人還負責我們的大情緒,像是害怕、生氣、難過等等。」同樣的,父母可以幫孩子一起創作住在大腦房子樓下的人,然後幫這些角色命名,像是「暴走老闆」等等。
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發揮創意,創造出各種不同的人物。或者,你也可以用一些孩子熟悉的電影或是卡通人物,像是電影《腦筋急轉彎》裡的角色「憂憂」、「怒怒」、和「驚驚」就會是住在樓下的人,而「樂樂」在電影中常常負責解決問題,她就會住在樓上。如果小孩喜歡動物,你也可以問孩子那些動物要住在樓上?那些動物要住在樓下?你可以讓孩子自己創作、或是用孩子熟悉的人物,協助孩子了解上下層樓的人物和工作。
樓上的人和樓下的人要一起合作
住在上層腦和下層腦的人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樓上的人和樓下的人要一起合作。你可以問問孩子,我們什麼時候需要樓上的人?什麼時候需要住在樓下的人呢?譬如說,很多時候我們需要「驚驚」來偵測周遭有沒有危險,這樣當有危險時才能立刻反應。而當我們碰到問題需要解決時,住在樓上的「樂樂」就要發揮思考的能力,幫助你想辦法解決問題。
大腦房子兩層樓間有一個樓梯,這個樓梯的功能就是幫助樓上和樓下的人互相傳遞訊息、互相溝通,才能好好合作。你可以和孩子討論我們什麼時候需要上下樓的人一起合作,可以舉孩子生活中的例子,像是:「當今天在學校玩時,你的玩具被同學搶走了,這時,住在大腦房子樓下的『怒怒』應該會氣得跳來跳去,而住在樓上的『樂樂』知道訊息後,樓上的人們就會開始幫助怒怒安撫情緒,他們也會開始想辦法,在這個情況下可以怎麼做,像是你可以做幾次深呼吸,然後去請老師幫忙。」
住在樓上的人和住在樓下的人要一起合作一起工作,我們才能應付危險、才能思考做好的決定、才能在生氣難過的時候幫助自己調節情緒、才能好好的學習、或是在學校跟同學一起玩樂。
當大腦房子掀起來時,房子被樓下的人佔領了!
有些時候,我們實在是太生氣了,氣到大腦房子被掀起來了!當大腦房子被掀起來時,住在樓上的人無法和樓下的人溝通,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這時候,房子裡只剩下樓下的人,樓上的人們大喊:「房子被樓下的人們佔領了!」
你可以和孩子解釋,有些時候碰到緊急危險的時候,我們的確只需要樓下的人們,讓我們趕快心跳加速、血壓上升、釋放壓力賀爾蒙,幫助讓我們逃離危險。但其他時候,當大腦房子掀起來時,我們只剩下層腦的人們做決定,這時候,我們可能會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像是打人、推人、吼罵人、或是在地上大哭大鬧。因為這時候大腦被下層樓的人佔領了,上層腦的人無法發揮功能,我們沒有辦法好好的思考或是平撫自己的情緒。
你可以讓孩子了解,不管是大人或是小孩,每個人都會有「大腦房子掀起來」的時候。你可以跟孩子一起回想以前發生的事情,想想哪些時候大腦房子樓上和樓下的人有好好合作?哪些時候你的大腦房子被掀起來了?父母可以舉自己的例子,讓孩子了解,大人有時候也是會有情緒的,有情緒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把房子蓋回來,讓樓上的人回來幫忙!
當我們的大腦房子被掀起來時,我們需要住在樓上的人的幫忙。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是趕快把房子蓋回來,讓住在樓上的人可以趕快幫助我們──幫助我們平撫情緒、然後可以思考做決定。「蓋房子」的方法有很多,像是你可以做五次深呼吸、在心裡想像讓你覺得開心的事情、或是找一位你值得信賴的大人說出你的情緒。
父母可以跟孩子解釋,因為小孩的大腦還沒有完全發育成熟,所以比起大人,小孩的大腦房子更容易被掀起來,這就是為什麼小孩的腦比較容易被樓下的人佔領、較容易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Hazel Harrison博士會問孩子:「你有看過你的爸爸或媽媽在超市裡為了要買巧克力而在地板上哭鬧尖叫嗎?」你可以跟孩子討論,大人和小孩一樣會有許多情緒,但是因為大人的大腦發育成熟了,並且常常練習使用上層腦,所以住在大腦房子樓上的人會先跳出來處理情緒和解決問題。
了解大腦,幫助孩子練習調節情緒
這個「誰住在大腦房子裡?」的活動目的是幫助孩子理解他們自己的大腦,而這也是個幫助孩子學習情緒調節的好機會。譬如,當孩子被大情緒控制時,你可以提醒孩子:「看起來你的大腦現在被『暴走老闆』給佔領了,你覺得『鎮定爺爺』可以怎麼幫助你?你要不要試試看做點深呼吸?」「你覺得你可以怎麼做,讓大腦房子樓上的人可以趕快回來呢?」「大腦房子掀開的時候,你可以怎麼做?」
這樣的方式,讓父母和孩子可以專注於討論「行為」,讓孩子學習如何處理情緒,而不是被父母羞辱或貶低。譬如,與其責罵孩子:「你今天怎麼打人?」父母可以跟孩子說:「看起來你今天大腦房子被掀起來了,下次可以怎麼做?」
你和孩子可能無法一次就畫完大腦房子,小孩也可能無法一次就記住全部大腦的不同功能,父母可能要花好幾次的時間幫助孩子理解,並且常常幫孩子複習。除了用畫畫的之外,還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可以做這個活動,像是使用玩偶屋,或是用紙箱或是鞋盒和孩子一起蓋一棟大腦房子,然後用不同的玩偶或是用黏土創作不同的人物。
如果你有機會和孩子一起做這個活動,也歡迎你分享你們所創作的大腦房子和人物喔!
*這篇文章的插畫由Jenny Chen繪圖
Hazel Harrison在她的文章中畫的「大腦房子」(左圖)以及「當房子掀開時」(右圖) (Pictures from: http://yourbrainhealth.com.au/teach-kids-brain/)
Harrison博士在文章同提到一位八歲的小女孩Sophie畫的「大腦掀起來」(Flipping Your Lid):
參考資料:
- How to Teach Your Kids about the Brain
- Dan Siegel的著作 “The Whole-Brain Chil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