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賀!理事張倍禎醫師榮獲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學會理事張倍禎醫師,長期投入營養醫學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的研究,尤其專研omega-3脂肪酸(或俗稱的魚油)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個人化治療。由於張醫師的研究創新,表現亮眼,榮獲今年度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殊榮。


ADHD是一個常見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台灣的盛行率約7.5%),並有較高機率共病憂鬱症和焦慮症和物質濫用等精神疾病,並且其課業、工作、人際關係與家庭生活皆受到影響。張倍禎醫師對研發ADHD的創新療法特別有興趣,她的研究發現ADHD孩童體缺乏omega-3脂肪酸(EPA和DHA),並且發現如果補充omega-3脂肪酸可以改善ADHD孩童的臨床症狀及認知功能。張醫師發表了第一篇以ADHD孩童內源性omega-3脂肪酸(EPA)濃度來預測高單位EPA在ADHD在認知功能的療效的研究論文,並刊登在Nature系列的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她的研究發現高單位EPA可以改善體內缺乏EPA的ADHD孩童的注意力和警覺性的認知功能,但體內已有較高EPA濃度的孩童則無明顯效果。她近期的研究也發現ADHD孩童有較高的發炎反應,並間接支持了抗發炎理論(如補充高單位EPA)在ADHD的治療中所扮演的角色。


「診間裡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是讓她繼續忠於研究的最大動力!」張倍禎醫師除了感謝恩師-英國Carmine Pariante 教授和學會理事長蘇冠賓教授的指導,還要謝謝身心介面研究室(MBI-Lab)的夥伴們和曾參加過研究的小朋友與他們的家人們。而未來在科技部計畫(2021-2024)的補助下,很重視「傳承」的張醫師將繼續和身心介面實驗室(MBI-Lab)的研究團隊,繼續探索ADHD病因及治療上的重要議題,繼續朝向ADHD的個人化醫療邁進,並希望可以鼓勵更多年輕的醫師科學家投入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領域的研究。

誠徵受試者!!


本學會理事張倍禎醫師與團隊專研魚油(omega-3)對ADHD孩童的研究。我們希望能夠為注意力不足的小朋友發展更多的可能性,並讓營養治療在ADHD更精準化和個人化,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小朋友參與目前的研究計畫。 (本計畫獲得科技部補助)。我們目前在招募:

  • 6-17歲的學齡兒童
  • 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診斷者
  • 過去3個月沒有服用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藥物或魚油

           * 須配合試驗前後抽血及留糞便檢體和魚油12周的介入

           歡迎電話詢問:04-2205-2121 #2032、4126

           line:@212jaolw

           助理 - 蕭小姐、盧小姐

           表單報名:https://forms.gle/tuUh2EgGJo7e8gX67

                        

 

參考資料: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298054

https://songnews.com.tw/?p=9963

http://www.u369.tw/index.php/news/6923-2021-08-19-12-36-47


出處: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9月會訊

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在兒童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個人化營養療法~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倍禎醫師榮獲今年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殊榮

中央社/ 2021.08.19 11:45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倍禎醫師榮獲今年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殊榮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0819 11:45:1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倍禎醫師,長期投入營養醫學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的研究,尤其專研omega-3脂肪酸(或俗稱的魚油)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個人化治療。由於張醫師的研究創新,表現亮眼,榮獲今年度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殊榮。
ADHD是一個常見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台灣的盛行率約7.5%),並有較高機率共病憂鬱症和焦慮症和物質濫用等精神疾病,並且其課業、工作、人際關係與家庭生活皆受到影響。張倍禎醫師對研發ADHD的創新療法特別有興趣,她的研究發現ADHD孩童體缺乏omega-3脂肪酸(EPA和DHA),並且發現如果補充omega-3脂肪酸可以改善ADHD孩童的臨床症狀及認知功能。張醫師發表了第一篇以ADHD孩童內源性omega-3脂肪酸(EPA)濃度來預測高單位EPA在ADHD在認知功能的療效的研究論文,並刊登在Nature系列的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她的這篇研究受到國際媒體(包括BBC、Metro)報導和國際學術研究單位(如美國精神醫學會)的重視。她的研究發現高單位EPA可以改善體內缺乏EPA的ADHD孩童的注意力和警覺性的認知功能,但體內已有較高EPA濃度的孩童則無明顯效果。她近期的研究也發現ADHD孩童有較高的發炎反應,並間接支持了抗發炎理論(如補充高單位EPA)在ADHD的治療中所扮演的角色。 

 近年來,這一系列具系統性、前瞻性的ADHD研究,使得張倍禎醫師已成為國際間知名的年輕學者,其研究不僅發表在重要的期刊,更榮獲國內外精神醫學、神經科學及營養學界重要研究獎項之肯定,其中包括2016年「英國精神藥理學會年輕臨床研究獎」、2018年「世界脂肪酸研究學會的年輕學者獎」、2019年「世界生物精神學會聯盟年輕研究者獎」、「亞洲神經精神藥理學會優秀研究獎」、「英國國家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年輕學者獎」、2020年「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保羅.楊森優秀期刊論文獎」等,而更進一步榮獲今年的「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張倍禎醫師很榮幸有機會獲得「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因為獲獎不僅代表的是對她個人研究上的肯定,也是對她的研究團隊-身心介面研究室(Mind-Body Interface Lab, MBI-Lab)的肯定。張醫師表示,除了要感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和科技部計畫支助、MBI-Lab同仁們的支持、更要感謝恩師─英國的Carmine Pariante和臺灣的蘇冠賓教授的指導與引領。 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係為培育青年研究人員,獎助國家未來學術菁英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之貢獻所設置。110年度全國共45人得獎,張倍禎表示能有這樣亮眼的研究成績要謝謝她的家人無條件的支持她,讓她可以無憂無慮的忠於研究。 


 「診間裡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是讓她繼續忠於研究的最大動力!」張倍禎醫師感謝曾參加過研究的小朋友與他們的家人們。而未來在科技部計畫(2021-2024)的補助下,很重視「傳承」的張醫師將繼續和身心介面實驗室(MBI-Lab)的研究團隊,繼續探索ADHD病因及治療上的重要議題,繼續朝向ADHD的個人化醫療邁進,並希望可以鼓勵更多年輕的醫師科學家投入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領域的研究。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疫情期間如何減少壓力性飲食

 #新冠肺炎 期間,不少人因為WFH而宅在家,減少了平時的活動量,在家面對疫情不停更新的相關資訊時而感到焦慮、甚至緊張,出現了 #壓力性飲食 的情形,讓 #居家防疫 期間,體重也隨之上升!

今天就由我們抗壓減重醫師─張倍禎醫師為大家仔細說明「疫情期間,如何減少壓力性飲食」!


【精彩片段】 00:16 何謂壓力性飲食 01:30 如何減少壓力性飲食!三「要」二「不」口訣大公開! 01:52 三「要」 03:29 二「不」 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不僅提供全方位的減重治療,同時也關心大家的身心健康! ●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BMIM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CGx1GuD7K4&t=47s

2021年7月13日 星期二

COVID-19居家防疫期間好焦慮怎麼辦 (上)?精神科醫師教你一分鐘檢測自己是否處於憂鬱或焦慮情形!

 


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jl8y7Qw--Eo

COVID-19居家防疫期間,長時間的待在家中,是否讓你感到 #焦慮 不安?

又或者隨時接收著全球 #新冠肺炎 疫情的新聞,讓你感到緊張、焦躁呢? 別擔心!就由我們中心的抗壓減重 #精神科 張倍禎醫師,來教大家在家如何檢測自己的心情溫度計喔! 【精彩片段】 00:22 常見焦慮症狀 00:45 檢視你的心情溫度計 02:00 焦慮評測分數計算 02:25 檢視目前的焦慮情形&建議 ● 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紛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BMIMC

2021年7月7日 星期三

王浩威醫師:在家上班上課,在家健康快樂

 

「快瘋了!」、「悶壞了!」是許多全員居家上班上課家庭的心聲!

大家可以免費加入康健會員,聽聽王醫師怎麼說哦!

《康健》與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合作,舉辦《身心靈花園-愛在瘟疫蔓延時》線上講座,知名精神科醫師王浩威以「在家上班上課,在家健康快樂」為題,告訴大家在家上班上課如何重建生活結構,以良好的身心狀態等候解封之日到來。

影片:

https://m.commonhealth.com.tw/video/1257

2021年7月6日 星期二

居家藝術創意互動 修復親子關係

  #正念照顧好自己 系列

#居家藝術創意互動 修復親子關係

 最近爸爸媽媽們和小朋友們是不是都因為防疫政策宅在家呢?是不是覺得常常踩到彼此的地雷呢?或是常常覺得自己的空間被剝奪了~我們來聽聽芊玥治療師給我們的建議哦~看如何修補防疫期間的親子關係

#史萊姆#憤怒彌豆子變身可愛彌豆子

主講者:江芊玥藝術治療師 和 彌豆子

#引導說明

江芊玥老師中國醫藥大學_兒童醫院的藝術治療師,老師要分享疫情下,親子居家時間變長,可能出現的衝突或爭吵時,如何透過有創意的藝術活動,來修補彼此之間的關係。影片中的彌豆子不太肯說話,她正在憤怒中,看老師以製作「史萊姆」的創作,撫平孩子心中的挫折感……。

#主辦單位:「正念助人學會」和「台灣正念照顧協會」。


https://youtu.be/OQETZWSJmpw


2021年7月5日 星期一

鄧惠文:教養設規範,是為自己或為小孩?

很多爸爸媽媽會問我說如何讓孩子聽話和遵守規範

我覺得鄧醫師這篇寫得很好~其實有時候要回去想一想這些規範如何而來

是因為大人自己的期待還是孩子也有一起參與設立規範

如果這些規範的設立來自於擔心~那這些擔心又是如何來的

有時候在設立規範時有些彈性可以讓親子的互動更好喔~

鄧惠文:教養設規範,是為自己或為小孩?

 如果家庭的親子關係有點像是「如來佛與孫悟空」,孫悟空翻來翻去、怎樣都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爸媽是否想過,這些規範的存在,是為了自己還是小孩?

有個女孩從小學到國中,無論校外教學或畢業旅行都搭自己家的轎車,跟在學校遊覽車的後面押車。因為女孩的媽媽看過一次遊覽車翻車新聞後,不管女孩要去哪裡、她就自己開車跟著。媽媽堅持自己會拚了命把車開好,自己開車翻車的機率絕對比遊覽車還要低很多。當女兒國中畢業旅行跟媽媽說她想坐遊覽車,母女為此鬧得不可開交。

在我剛開始當精神科醫師,看著爸媽帶「有問題」的小孩來看診時,才知道有許多父母管教孩子的「主觀性」很強,強到幾乎沒有任何討論空間。曾有一對爸媽帶小孩來告訴醫生說:「我要她彈鋼琴,」問題是小孩抗拒上課、親子關係發生大衝突,爸媽來看醫生的意思是,看是要幾星期或半年,麻煩醫生把小孩「喬」好,還我一個愛彈琴的小孩就好。但當醫生想跟他們討論,為何一定要孩子彈琴?為何你們會為此跟她大吼大叫?媽媽會說:「醫生,你只要用專業處理她對上課的抗拒、對老師的忤逆就好了,我有權利讓我小孩成為怎樣的人。」

當我們生下孩子,會基於本能的去做一些事情,比方維護孩子健康、愛他們、保護安全、發展潛能以及維持良好親子關係等。如果小寶寶在地上爬、亂抓東西吃,我們會說:「很髒,不可以!」硬把他抓回遊戲床,天性比較堅持的小孩會抗拒、大哭,有的小孩很隨興,被轉移也沒關係。

設規範時,先自問為什麼?

關於灰塵我們很少懷疑。但是等到孩子漸漸長大,有些事情是否真的對他們有害,爸媽開始會變得不那麼絕對。有些爸媽會察覺到這點,並思考該給孩子怎樣的教養規範。這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爸媽可以給小孩適當的框架,但必須不斷的自問:「框架為何設在這裡?」

我聽過有些爸媽談起他們對小孩的堅持是要有禮貌、不可以抽菸、不撒謊、有擔當、要乾乾淨淨、不能吃太多糖,一天最多三顆、希望他快樂……我會想提醒爸媽去思考:「你對小孩的堅持,是來自於什麼?」為什麼你很在乎「乾淨」?不可以吃糖果代表的是,你在乎孩子的健康嗎?還是「他如果控制不了吃零食,代表他人格軟弱?」爸媽必須很誠實的自問:「哪些是出於我的期待、我的恐懼,跟我個人成長有什麼關係,而哪些才是符合孩子真正的需求?」

出自恐懼跟期待的框架很容易變成死板的控制。如果是根據孩子需求提供一個可以呼吸的框架,才是健康的界線。我並不認為出自於恐懼跟期待的教養框架一定是不好的,只是當爸媽「明白」這件事之後,做法會不一樣。當爸媽跟孩子溝通、表達的時候,不會把這些框架當成真理一樣,不容許小孩質疑,爸媽可以讓小孩認清人都有主觀,而小孩也可以有機會公允的理解或挑戰爸媽,爸媽也要讓孩子知道,他在挑戰的是一個人的界線,不是一個天理,因此他不會覺得自己正在做一件會被世界詛咒的事。有些孩子天生有挑戰性,偶爾還是會去踩爸媽設的界線,但爸媽不該在這個界線上面設電網、把小孩電死,而是讓他踩踩看會怎樣,再跟他討論,「你想挑戰的是什麼?」

給孩子一個「抱持」的空間

根據精神分析師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的理論,父母應該要給孩子一個「抱持」(holding)的空間,讓他不要墜落,但不能抱太緊、讓他不能呼吸。一個「夠好的父母」要認知孩子現階段需要什麼,給他適當的框架跟養分。

例如,嬰兒時期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最需要的是安全感,照顧者需要盡量滿足嬰兒的需求,而不是告訴一個大哭、急需被安撫的三個月嬰兒說:「媽媽現在很累,難道你看不出來嗎?」等到孩子長到兩、三歲,父母則需慢慢讓他們知道「我不是世界的中心」,有些事會讓人失望,教孩子面對挫折。有些孩子都已經二十歲了,爸媽還在幫他們維持「我是世界中心」的幻想,這對孩子的成熟有害無益。

美國的心理學者哈利.蘇利文(Harry Sullivan)則提出「好媽媽」與「壞媽媽」的概念。例如,媽媽照顧寶寶時顯得煩躁、苦悶,對孩子而言感受到的是一個壞媽媽;如果照顧者很自在愉快,對寶寶而言,會是一個好媽媽的經驗。照顧者的情緒對孩子來說很重要,蘇利文說:「父母的喜好跟焦慮,刻蝕小孩的人格。」

那麼要如何才能做到一個「好媽媽」呢?就是一個要能處理、消化自己焦慮的媽媽,你可以給小孩框架,但也要能處理框架被挑戰時的壓力。如果小孩一違反你的喜好,你就焦慮得受不了,例如規定孩子一天最多三顆糖,吃到第四顆時,你就捉狂,那就會是場災難了。

回到最開始,國中女孩畢業旅行吵著要搭遊覽車的案例,媽媽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年紀的孩子心理發展最需要的當然是「同儕認同」,想想去年萬聖節時,為什麼整個街上的小女孩都寧可跟別人一樣當艾莎公主呢?

下次當你堅持孩子可以或不可以做某些事情時,先停下來問問自己「為什麼」吧!(採訪整理|李宜蓁;逐字稿整理|高佳楣)

出處:鄧惠文:教養設規範,是為自己或為小孩?|親子天下 (parenting.com.tw)

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REMEMBER”: 記得如何與您的孩子一起面對新冠肺炎大流行!

 

Hesham Hamoda, MD, MPH
Staff Psychiatrist, Boston Children’s Hospital
Assistant Professor, Harvard Medical School

Translated by Jane Pei-Che Chang MD, PhD
Director,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 Division,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 Hospital, Taiwan

(譯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倍禎醫師)

 

世界衛生組織(WHO)目前統計新冠肺炎(COVID-19)已侵襲超過135個國家(可能會影響更多國家),並影響著世界幾百萬孩童的生活。

您會不會覺得被淹沒在新冠肺炎的新聞中?你並不孤單!
以下這個口訣 “REMEMBER”將提供給家長們一些簡單的方式來一起陪伴孩子們度過這段非常時期:

1.     Reassure 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安心。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您都會在,並且會保護他們。也可以讓他們知道目前孩子這族群感染新冠肺炎的症狀都相對其他年齡族群輕微。

2. Empower 給孩子力量。讓孩子有力量去關心別人和為他人著想。可以鼓勵他們寫感謝信給在前線捍衛大家健康的醫護人員(可以之後再送達),可以打電話或用視訊關心家裡或住在同個社區的長輩。

3.   Maintain your calm 保持自己冷靜。在照顧您的孩子前要先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和心情。孩子通常會模仿您的作為而不是您給的命令。要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照顧好您的孩子。

4.   Engage 讓孩子參與。可以藉由在家自主健康管理時增進親子關係。幫他們規劃活動,並一起玩桌遊,看電影,一起準備三餐或有舉辦一個家庭舞會派對。

5.   Manage their emotions 處理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有機會問問題,討論他們對於這次大流行的心情和這次的疫情如何影響他們。有時,家長們不需要有答案,只要陪伴和傾聽就可以了。也可以趁機帶孩子們一起做放鬆練習和正念練習。

6.   Beware media 避免媒體的過度暴露。讓孩子過度暴露在新冠肺炎的新聞中會讓孩子感到焦慮不安,而且並不一定能接收到最準確的消息。

7.   Educate them 衛教孩子。這是一個幫孩子進行衛教的好時機,可以教導他們洗手的重要性和咳嗽時要用內手肘嗚住口。並可以跟他們討論科學家研發疫苗多麼厲害,醫護人員照顧生病的人多麼的辛苦,還有清潔人員的工作在維護我們大家的健康上是多麼的重要。

8.   Routine 讓孩子生活規律。盡量讓孩子保持像一般在上學時的生活作息,如用餐、睡前故事時間、家庭電影夜等。也不要忘記規律運動和補充水分。如果您有後院或陽台也可以到戶外呼吸新鮮空氣。

Covid-19與親密關係的研究~已完成80%還需要您的參與~

 

歡迎大家填寫和轉傳!

這是雪梨大學的國際研究,

將收集並分析COVID-19 的爆發與其和社會上的變化(例如保持社交距離)之關聯,

以及這些變化對人的約會、親密關係,以及性相關行為的影響。希望有台灣的參與~

以下是台灣版本的問卷,我們期待各位的參與,非常感謝!

我們的目標是在6/10前有200份回覆,謝謝大家幫忙!

目前已有80%的回覆~還差您的參與

請協助填寫並轉發給朋友和家人

讓世界看見台灣!

非常感謝!

問卷網址:https://mbilab.lib.cmuh.org.tw/p/co-vinsex

完全匿名!不用出門!免費參與!



2021年5月5日 星期三

國際研究: COVID-19在親密關係的影響~歡迎參加 (不用出門/完全免費/完全匿名)

 由身心介面研究中心與雪梨大學共同合作的國際研究,將收集並分析COVID-19 的爆發與其和社會上的變化(例如保持社交距離)之關聯,以及這些變化對人的約會、親密關係以及性相關行為的影響。以下是台灣版本的問卷,我們期待各位的參與,非常感謝!

不用出門/完全免費/完全匿名

問卷網址:https://mbilab.lib.cmuh.org.tw/p/co-vinsex



2021年3月15日 星期一

不止有產後憂鬱也有產前憂鬱 醫:多補充Omega-3食物

 2021-03-10 14:12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張倍禎表示,每10位準媽媽就會有一位準媽媽有產前憂鬱症;圖為情境照。(圖取自Unsplash)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不是只產後憂鬱症,根據統計,每10位準媽媽就會有一位準媽媽有產前憂鬱症,家人要多注意。

一位懷孕4個多月的孕婦小娟(化名),第一次要當媽媽,心情特別緊張,腦海裡也會不斷出現許多的擔心,如「寶寶出生後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如果到時寶寶出生了,公司會不會就不重用我了?」,家人關心加上孕吐和煩惱寶寶出生後的人生規劃上,讓小娟時常胸悶、喘不過氣。

小娟的先生發現太太常常半夜哭泣、睡不好,便利用簡式健康量表評估太太的狀況,發現是15分以上,算是重度,先生便帶著小娟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求診,醫師張倍禎診斷為產前憂鬱症,便 邀請家人一起就診分享心情和衛教。

張倍禎便在飲食作息和活動上給予建議,請小娟多攝取含有Omega-3的食物,並且定期的心理治療,而且家人多陪伴和傾聽且少批判。小娟透過心理治療及Omega-3的補充後3個月後,心情漸漸開朗,孕吐和懷孕所帶來的不適也漸漸的緩解,目前是個開心的準媽媽,現在還是持續每個月固定回診追蹤情緒的變化。

張倍禎表示,懷孕不僅僅是喜悅,也是一種壓力,觀察性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台灣大約有13%孕期女性罹患產前或產後憂鬱症,尤以首胎懷孕的準媽媽,在懷胎16週和產後4週罹患憂鬱症的比率最高,但仍有許多憂鬱的準媽媽未接受正確的憂鬱症診療。

另發現有約有一成罹患產前憂鬱症(未經治療)的準媽媽,在產後4週仍持續受憂鬱症的症狀所苦。

產前和產後憂鬱症與準媽媽營養不良、早產、寶寶出生體重不足,和孩子發育遲緩有一定的相關性。

張倍禎表示,患有產前憂鬱症的準媽媽可能出現下列的症狀,如睡不好、暴飲暴食、心情煩躁、易哭泣、無法專心久坐、持續的憂傷情緒、對平常有興趣的活動或事物突然失去興趣、常感到罪惡或生命沒有價值、甚至出現自殺的意念,亦可能伴隨身體症狀如頭痛、胸悶、無法順利呼吸。

而導致產前憂鬱症的原因包括:1.因懷孕時期荷爾蒙的變化造成身體出現噁心、想吐、容易疲勞、胸部脹痛、膚質變差等症狀而影響情緒。2.過去曾有憂鬱或焦慮的傾向。3.個性較為小心謹慎、易擔心受怕、要求完美或缺乏自信的準媽媽。4.準媽媽的心理建設不足,如未計畫性或未婚懷孕。5.準媽媽覺得自己孤立無援,因家人未及時伸出援手或擔心懷孕後造成同事與主管的負擔,而影響情緒和體力。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張倍禎表示,可用定期測量心情溫度計了解準媽媽有無產前憂鬱。(中國附醫提供)

張倍禎提供準媽媽可以預防產前憂鬱症5步驟,1.定期測量心情溫度計、2.規律運動飲食和找時間休息、3找家人朋友聊一聊、4.補充魚油Omega-3(DHA和EPA)、5.諮詢精神科醫師。

文章出處: 不止有產後憂鬱也有產前憂鬱 醫:多補充Omega-3食物 - 即時新聞 - 自由健康網 (ltn.com.tw)

每10位準媽媽 就有一位產前憂鬱

 記者蘇金鳳/台中報導



不是只有產後憂鬱症,根據統計,每10位準媽媽就有一位有產前憂鬱症,家人要多注意。

懷孕4個多月的小娟(化名)首次當媽媽,常擔心許多事,例如「寶寶出生後,會不會有什麼問題」?小娟並經常覺得胸悶、喘不過氣等不舒服症狀。丈夫發現不對勁,利用簡式健康量表評估,發現是15分以上(有重度情緒困擾),帶小娟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求診,張倍禎醫師診斷為產前憂鬱症。

張倍禎請小娟多攝取含有Omega-3食物並定期做心理治療,家人多陪伴和傾聽且少批判,3個月後,小娟心情漸漸開朗,孕吐和懷孕所帶來的不適也漸漸緩解,目前是個開心的準媽媽,並固定回診追蹤。

張倍禎表示,台灣大約有13%孕期女性罹患產前或產後憂鬱症,尤以首胎懷孕的準媽媽,在懷胎16週和產後4週罹患憂鬱症的比率最高,另外,約有1成未經治療,罹患產前憂鬱症的準媽媽,在產後4週仍持續受憂鬱症所苦。

張倍禎表示,導致產前憂鬱症的原因,有一部分是懷孕時期荷爾蒙變化,造成身體出現噁心、想吐等不舒服症狀而影響情緒,其次是個人特質,尤其是曾有憂鬱或焦慮的傾向,個性較為小心謹慎、要求完美或缺乏自信,還有心理建設不足及覺得孤立無援的人。

文章出處:每10位準媽媽 就有一位產前憂鬱 - 即時新聞 - 自由健康網 (ltn.com.tw)


每10位準媽媽 就有1位患產前憂鬱

 ·2 分鐘 (閱讀時間)

依觀察性研究分析結果發現,台灣大約有13%孕期女性罹患產前或產後憂鬱症,尤以首胎懷孕的準媽媽,在懷胎16週和產後4週罹患憂鬱症的比率最高。另外,還發現約有1成罹患產前憂鬱症且未經治療的準媽媽,在產後4週仍持續受憂鬱症所苦。而產前、產後憂鬱症與準媽媽營養不良、早產、寶寶出生體重不足及發育遲緩有一定的相關性。
 
中國附醫精神醫學部醫師張倍禎收治一名懷孕4個月多月的準媽媽,因為是家族中的第一個小孩,雙方父母對此相當關心,但她因嚴重孕吐,幾乎整天無法順利進食,也常因擔心產後其工作和家庭的分配,而感到胸悶和喘不過氣,讓她時常感到心力交瘁、夜裡獨自落淚,也懷疑自己是否還沒準備好當媽媽,甚至產生輕生念頭。後來先生利用簡式健康量表評估妻子的情緒,發現分數高達15分,因此決定尋求精神科協助,經醫師診斷為「產前憂鬱症」。
 
張倍禎表示,患者透過增加攝取含有Omega-3的食物和營養補充品來緩解憂鬱情緒,並接受定期的心理治療,同時邀請家人共同學習孕期憂鬱症的症狀表現與治療方式,經三個月心理治療合併Omega-3的補充後,逐漸重拾自信。
 
為何導致產前憂鬱症,張倍禎分析有五個原因,包括:一、因懷孕時期荷爾蒙的變化造成身體出現噁心、想吐、容易疲勞、胸部脹痛、膚質變差等症狀而影響情緒;二、過去曾有憂鬱或焦慮的傾向;三、個性較為小心謹慎、易擔心受怕、要求完美或缺乏自信;四、心理建設不足,如未計畫性或未婚懷孕;五、孕期覺得自己孤立無援,因家人未及時伸出援手或擔心懷孕後造成同事與主管的負擔,而影響情緒和體力。
 
如何判斷準媽媽是否患有產前憂鬱症,張倍禎指出,若出現暴飲暴食、心情煩躁、無法專心久坐、持續的憂傷情緒、對平常有興趣的活動或事物突然失去興趣、常感到罪惡或生命沒有價值、甚至出現自殺的意念,同時可能伴隨身體症狀如頭痛、胸悶、無法順利呼吸,有上述症狀者則須多加留意。
 
所以醫師建議可利用以下幾個方式,包括定期用簡式健康量表測量心情、規律運動飲食、找時間休息、找朋友聊天、補充魚油Omega-3(DHA和EPA)、諮詢精神科醫師,藉此預防罹患產前憂鬱症。
 

文章出處: 每10位準媽媽 就有1位患產前憂鬱 (yahoo.com)

公婆抱孫心切天天問 35歲準媽媽哭著求診:想從這世界消失

 記者游瓊華/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35歲孕婦小紋,因先生是獨子,公婆抱孫心切,時常打電話關切懷孕要注意的習俗及事項,加上小紋嚴重孕吐,幾乎沒辦法吃東西,常在夜裡哭泣,家人發現小紋不對勁,帶她就醫確診患「產前憂鬱症」。身心科醫師透露,每10位準媽媽就會有一位準媽媽有產前憂鬱症,小紋求診時甚至透露「想從這世界消失」,所幸先生夠警覺帶妻子求診,避免憾事發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精神科主任張倍禎表示,小紋首次當媽,心情顯得緊張,加上公婆、爸媽天天關心,讓她壓力爆棚,到醫院時是哭著進診間,且即便懷孕4個月,看起來仍相當瘦小也不顯肚,也提到自己「想從這個世界消失」。

張倍禎說,研究發現,台灣大約有13%孕期女性罹患產前或產後憂鬱症,尤以首胎懷孕的準媽媽,在懷胎16週和產後4週罹患憂鬱症的比率最高。另外,有約有一成罹患產前憂鬱症且未經治療的準媽媽,在產後4週仍持續受憂鬱症的症狀所苦,且產前和產後憂鬱症與準媽媽營養不良、早產、寶寶出生體重不足,和孩子發育遲緩有一定的相關性,提醒孕婦及家人們要留意。

張倍禎表示,建議小紋適當休息及運動,並多攝取含有Omega-3的食物和營養補充品來緩解憂鬱情緒,及接受心理治療。醫師也找來小紋先生及雙方父母深談,經過約3個月小紋心情也漸開朗,孕吐和懷孕帶來的不適也緩解。


文章出處: 公婆抱孫心切天天問 35歲準媽媽哭著求診「想從這世界消失」 | ETtoday健康雲 | ETtoday新聞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