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5日 星期一

鄧惠文:教養設規範,是為自己或為小孩?

很多爸爸媽媽會問我說如何讓孩子聽話和遵守規範

我覺得鄧醫師這篇寫得很好~其實有時候要回去想一想這些規範如何而來

是因為大人自己的期待還是孩子也有一起參與設立規範

如果這些規範的設立來自於擔心~那這些擔心又是如何來的

有時候在設立規範時有些彈性可以讓親子的互動更好喔~

鄧惠文:教養設規範,是為自己或為小孩?

 如果家庭的親子關係有點像是「如來佛與孫悟空」,孫悟空翻來翻去、怎樣都翻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爸媽是否想過,這些規範的存在,是為了自己還是小孩?

有個女孩從小學到國中,無論校外教學或畢業旅行都搭自己家的轎車,跟在學校遊覽車的後面押車。因為女孩的媽媽看過一次遊覽車翻車新聞後,不管女孩要去哪裡、她就自己開車跟著。媽媽堅持自己會拚了命把車開好,自己開車翻車的機率絕對比遊覽車還要低很多。當女兒國中畢業旅行跟媽媽說她想坐遊覽車,母女為此鬧得不可開交。

在我剛開始當精神科醫師,看著爸媽帶「有問題」的小孩來看診時,才知道有許多父母管教孩子的「主觀性」很強,強到幾乎沒有任何討論空間。曾有一對爸媽帶小孩來告訴醫生說:「我要她彈鋼琴,」問題是小孩抗拒上課、親子關係發生大衝突,爸媽來看醫生的意思是,看是要幾星期或半年,麻煩醫生把小孩「喬」好,還我一個愛彈琴的小孩就好。但當醫生想跟他們討論,為何一定要孩子彈琴?為何你們會為此跟她大吼大叫?媽媽會說:「醫生,你只要用專業處理她對上課的抗拒、對老師的忤逆就好了,我有權利讓我小孩成為怎樣的人。」

當我們生下孩子,會基於本能的去做一些事情,比方維護孩子健康、愛他們、保護安全、發展潛能以及維持良好親子關係等。如果小寶寶在地上爬、亂抓東西吃,我們會說:「很髒,不可以!」硬把他抓回遊戲床,天性比較堅持的小孩會抗拒、大哭,有的小孩很隨興,被轉移也沒關係。

設規範時,先自問為什麼?

關於灰塵我們很少懷疑。但是等到孩子漸漸長大,有些事情是否真的對他們有害,爸媽開始會變得不那麼絕對。有些爸媽會察覺到這點,並思考該給孩子怎樣的教養規範。這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爸媽可以給小孩適當的框架,但必須不斷的自問:「框架為何設在這裡?」

我聽過有些爸媽談起他們對小孩的堅持是要有禮貌、不可以抽菸、不撒謊、有擔當、要乾乾淨淨、不能吃太多糖,一天最多三顆、希望他快樂……我會想提醒爸媽去思考:「你對小孩的堅持,是來自於什麼?」為什麼你很在乎「乾淨」?不可以吃糖果代表的是,你在乎孩子的健康嗎?還是「他如果控制不了吃零食,代表他人格軟弱?」爸媽必須很誠實的自問:「哪些是出於我的期待、我的恐懼,跟我個人成長有什麼關係,而哪些才是符合孩子真正的需求?」

出自恐懼跟期待的框架很容易變成死板的控制。如果是根據孩子需求提供一個可以呼吸的框架,才是健康的界線。我並不認為出自於恐懼跟期待的教養框架一定是不好的,只是當爸媽「明白」這件事之後,做法會不一樣。當爸媽跟孩子溝通、表達的時候,不會把這些框架當成真理一樣,不容許小孩質疑,爸媽可以讓小孩認清人都有主觀,而小孩也可以有機會公允的理解或挑戰爸媽,爸媽也要讓孩子知道,他在挑戰的是一個人的界線,不是一個天理,因此他不會覺得自己正在做一件會被世界詛咒的事。有些孩子天生有挑戰性,偶爾還是會去踩爸媽設的界線,但爸媽不該在這個界線上面設電網、把小孩電死,而是讓他踩踩看會怎樣,再跟他討論,「你想挑戰的是什麼?」

給孩子一個「抱持」的空間

根據精神分析師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的理論,父母應該要給孩子一個「抱持」(holding)的空間,讓他不要墜落,但不能抱太緊、讓他不能呼吸。一個「夠好的父母」要認知孩子現階段需要什麼,給他適當的框架跟養分。

例如,嬰兒時期以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最需要的是安全感,照顧者需要盡量滿足嬰兒的需求,而不是告訴一個大哭、急需被安撫的三個月嬰兒說:「媽媽現在很累,難道你看不出來嗎?」等到孩子長到兩、三歲,父母則需慢慢讓他們知道「我不是世界的中心」,有些事會讓人失望,教孩子面對挫折。有些孩子都已經二十歲了,爸媽還在幫他們維持「我是世界中心」的幻想,這對孩子的成熟有害無益。

美國的心理學者哈利.蘇利文(Harry Sullivan)則提出「好媽媽」與「壞媽媽」的概念。例如,媽媽照顧寶寶時顯得煩躁、苦悶,對孩子而言感受到的是一個壞媽媽;如果照顧者很自在愉快,對寶寶而言,會是一個好媽媽的經驗。照顧者的情緒對孩子來說很重要,蘇利文說:「父母的喜好跟焦慮,刻蝕小孩的人格。」

那麼要如何才能做到一個「好媽媽」呢?就是一個要能處理、消化自己焦慮的媽媽,你可以給小孩框架,但也要能處理框架被挑戰時的壓力。如果小孩一違反你的喜好,你就焦慮得受不了,例如規定孩子一天最多三顆糖,吃到第四顆時,你就捉狂,那就會是場災難了。

回到最開始,國中女孩畢業旅行吵著要搭遊覽車的案例,媽媽可以思考一下,這個年紀的孩子心理發展最需要的當然是「同儕認同」,想想去年萬聖節時,為什麼整個街上的小女孩都寧可跟別人一樣當艾莎公主呢?

下次當你堅持孩子可以或不可以做某些事情時,先停下來問問自己「為什麼」吧!(採訪整理|李宜蓁;逐字稿整理|高佳楣)

出處:鄧惠文:教養設規範,是為自己或為小孩?|親子天下 (parenting.com.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