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6日 星期四

我和我的孩子

 👨‍👩‍👧‍👦轉知教育部家庭教育資源網親職教育出版品供參考

網址:https://familyedu.moe.gov.tw/publishList.aspx?uid=1036&pid=1033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幼兒篇)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低年級)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中年級)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高年級)

👩‍❤️‍👨我和我的孩子:一本給家長的手冊(青少年篇)

2022年5月9日 星期一

親子教育議題:要孩子「聽話」?還是「懂事」?

善意溝通修復學會

 


如何教養出好孩子,是父母與老師的大課題,父母更怕”踏雷”,誤了子女一生,所謂千金難買早知道。近來腦科學及教育心理學快速發展,教育孩子或學生的策略有了很大的突破。

科學研究發現孩童到成人階段,腦細胞變少很多,為什麼?有什麼功能?這對理解孩子行為及運用到教育上有什麼啟發? 正向行為支持近年被先進國家大力推動,它有什麼優點? 鄭醫師以最新腦科知識,讓我們理解教育的重要關鍵與原則。

https://comcomrestore.org/?p=2522

2022年2月20日 星期日

假期症候群

 #寒流來襲 又狂雨的天氣☔️

想到今天還要早起上班又更加厭世?

感覺每次放完假比放假前更累的感覺?

雖然已經開工快一個月,但回到到工作崗位上、回到學校上課都提不起勁?

有點blue或焦慮,不想收假,常常心不在焉?


如果有以上症頭,也許是「#春節後症候群」找上您!在長假之後需要回到原本生活中的適應不良,這其實不少見喔!就由我們 #抗壓減重 #張倍禎醫師 在這個寒冷的週日晚上與大家一同複習

何謂「春節後症候群」!

同時也能夠將此讓我們改善「 #假期後症候群」!


如何改善「假期後症候群」?

在放完長假及週日我們可以:

1️⃣給自己適當的休息時間

2️⃣規律睡眠和飲食

3️⃣規劃下週要做的事情

讓自己在收假後可以慢慢的調適回到原本的生活,不再Monday blue 🙋🏻‍♀️


🙌讓我們一起複習認識一下「春節後症候群」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ba/620075cad8d2910007c9e5f5


#春節後症候群

#週一症候群

#假期後症候群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優活在一起

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臺中中國附醫&台南安南醫院&高雄博田醫院

2022年2月7日 星期一

漫談春節後症候群

 開工第一天,大家還好嗎💪


😔怎麼放完假比放假前更累的感覺?

😔回到到工作崗位上、回到學校上課都提不起勁?

😔有點blue或焦慮,不想收假,常常心不在焉?


如果有以上症頭,也許是「#春節後症候群」找上您!在長假之後需要回到原本生活中的適應不良,這其實不少見喔!


春節症侯群常在農曆年假期後會出現

從年前打掃家裡、祭拜祖先、準備年夜飯、親朋友間的問候···

都可能都是無形中的壓力,讓我們喘不過氣


 #精神醫學部 #張倍禎醫師 提醒大家

#好好照顧自己  很重要❤️!

在過年期間和放完長假後要 #給自己適當的休息時間

可以在收假前幾天開始有 #規律的睡眠和飲食

並可以 #開始規劃收假後要做的事情

讓自己可以慢慢的調適回到原本的生活。


希望大家在虎年都可以吃好,睡好

像老虎一樣的開心自在🐯


📍今天下午14:05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精神醫學部 #張倍禎醫師

要來與大家聊聊【漫談春節後症候群】


🙌與我們一起收聽

https://www.ner.gov.tw/program/5a83f4eac5fd8a01e2df01ba/620075cad8d2910007c9e5f5

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賀!理事張倍禎醫師榮獲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學會理事張倍禎醫師,長期投入營養醫學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的研究,尤其專研omega-3脂肪酸(或俗稱的魚油)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個人化治療。由於張醫師的研究創新,表現亮眼,榮獲今年度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殊榮。


ADHD是一個常見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台灣的盛行率約7.5%),並有較高機率共病憂鬱症和焦慮症和物質濫用等精神疾病,並且其課業、工作、人際關係與家庭生活皆受到影響。張倍禎醫師對研發ADHD的創新療法特別有興趣,她的研究發現ADHD孩童體缺乏omega-3脂肪酸(EPA和DHA),並且發現如果補充omega-3脂肪酸可以改善ADHD孩童的臨床症狀及認知功能。張醫師發表了第一篇以ADHD孩童內源性omega-3脂肪酸(EPA)濃度來預測高單位EPA在ADHD在認知功能的療效的研究論文,並刊登在Nature系列的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她的研究發現高單位EPA可以改善體內缺乏EPA的ADHD孩童的注意力和警覺性的認知功能,但體內已有較高EPA濃度的孩童則無明顯效果。她近期的研究也發現ADHD孩童有較高的發炎反應,並間接支持了抗發炎理論(如補充高單位EPA)在ADHD的治療中所扮演的角色。


「診間裡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是讓她繼續忠於研究的最大動力!」張倍禎醫師除了感謝恩師-英國Carmine Pariante 教授和學會理事長蘇冠賓教授的指導,還要謝謝身心介面研究室(MBI-Lab)的夥伴們和曾參加過研究的小朋友與他們的家人們。而未來在科技部計畫(2021-2024)的補助下,很重視「傳承」的張醫師將繼續和身心介面實驗室(MBI-Lab)的研究團隊,繼續探索ADHD病因及治療上的重要議題,繼續朝向ADHD的個人化醫療邁進,並希望可以鼓勵更多年輕的醫師科學家投入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領域的研究。

誠徵受試者!!


本學會理事張倍禎醫師與團隊專研魚油(omega-3)對ADHD孩童的研究。我們希望能夠為注意力不足的小朋友發展更多的可能性,並讓營養治療在ADHD更精準化和個人化,因此我們需要更多的小朋友參與目前的研究計畫。 (本計畫獲得科技部補助)。我們目前在招募:

  • 6-17歲的學齡兒童
  • 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診斷者
  • 過去3個月沒有服用治療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藥物或魚油

           * 須配合試驗前後抽血及留糞便檢體和魚油12周的介入

           歡迎電話詢問:04-2205-2121 #2032、4126

           line:@212jaolw

           助理 - 蕭小姐、盧小姐

           表單報名:https://forms.gle/tuUh2EgGJo7e8gX67

                        

 

參考資料:

https://www.cna.com.tw/Postwrite/Chi/298054

https://songnews.com.tw/?p=9963

http://www.u369.tw/index.php/news/6923-2021-08-19-12-36-47


出處: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9月會訊

2021年8月19日 星期四

在兒童青少年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個人化營養療法~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倍禎醫師榮獲今年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殊榮

中央社/ 2021.08.19 11:45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倍禎醫師榮獲今年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殊榮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10819 11:45:1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張倍禎醫師,長期投入營養醫學在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的研究,尤其專研omega-3脂肪酸(或俗稱的魚油)在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個人化治療。由於張醫師的研究創新,表現亮眼,榮獲今年度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殊榮。
ADHD是一個常見的兒童青少年精神疾患(台灣的盛行率約7.5%),並有較高機率共病憂鬱症和焦慮症和物質濫用等精神疾病,並且其課業、工作、人際關係與家庭生活皆受到影響。張倍禎醫師對研發ADHD的創新療法特別有興趣,她的研究發現ADHD孩童體缺乏omega-3脂肪酸(EPA和DHA),並且發現如果補充omega-3脂肪酸可以改善ADHD孩童的臨床症狀及認知功能。張醫師發表了第一篇以ADHD孩童內源性omega-3脂肪酸(EPA)濃度來預測高單位EPA在ADHD在認知功能的療效的研究論文,並刊登在Nature系列的Translational Psychiatry。她的這篇研究受到國際媒體(包括BBC、Metro)報導和國際學術研究單位(如美國精神醫學會)的重視。她的研究發現高單位EPA可以改善體內缺乏EPA的ADHD孩童的注意力和警覺性的認知功能,但體內已有較高EPA濃度的孩童則無明顯效果。她近期的研究也發現ADHD孩童有較高的發炎反應,並間接支持了抗發炎理論(如補充高單位EPA)在ADHD的治療中所扮演的角色。 

 近年來,這一系列具系統性、前瞻性的ADHD研究,使得張倍禎醫師已成為國際間知名的年輕學者,其研究不僅發表在重要的期刊,更榮獲國內外精神醫學、神經科學及營養學界重要研究獎項之肯定,其中包括2016年「英國精神藥理學會年輕臨床研究獎」、2018年「世界脂肪酸研究學會的年輕學者獎」、2019年「世界生物精神學會聯盟年輕研究者獎」、「亞洲神經精神藥理學會優秀研究獎」、「英國國家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中心年輕學者獎」、2020年「台灣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會保羅.楊森優秀期刊論文獎」等,而更進一步榮獲今年的「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張倍禎醫師很榮幸有機會獲得「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因為獲獎不僅代表的是對她個人研究上的肯定,也是對她的研究團隊-身心介面研究室(Mind-Body Interface Lab, MBI-Lab)的肯定。張醫師表示,除了要感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和科技部計畫支助、MBI-Lab同仁們的支持、更要感謝恩師─英國的Carmine Pariante和臺灣的蘇冠賓教授的指導與引領。 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係為培育青年研究人員,獎助國家未來學術菁英長期投入學術研究,並紀念吳大猷先生對發展科學與技術研究之貢獻所設置。110年度全國共45人得獎,張倍禎表示能有這樣亮眼的研究成績要謝謝她的家人無條件的支持她,讓她可以無憂無慮的忠於研究。 


 「診間裡孩子們燦爛的笑容是讓她繼續忠於研究的最大動力!」張倍禎醫師感謝曾參加過研究的小朋友與他們的家人們。而未來在科技部計畫(2021-2024)的補助下,很重視「傳承」的張醫師將繼續和身心介面實驗室(MBI-Lab)的研究團隊,繼續探索ADHD病因及治療上的重要議題,繼續朝向ADHD的個人化醫療邁進,並希望可以鼓勵更多年輕的醫師科學家投入兒童青少年精神醫學領域的研究。

2021年7月21日 星期三

疫情期間如何減少壓力性飲食

 #新冠肺炎 期間,不少人因為WFH而宅在家,減少了平時的活動量,在家面對疫情不停更新的相關資訊時而感到焦慮、甚至緊張,出現了 #壓力性飲食 的情形,讓 #居家防疫 期間,體重也隨之上升!

今天就由我們抗壓減重醫師─張倍禎醫師為大家仔細說明「疫情期間,如何減少壓力性飲食」!


【精彩片段】 00:16 何謂壓力性飲食 01:30 如何減少壓力性飲食!三「要」二「不」口訣大公開! 01:52 三「要」 03:29 二「不」 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不僅提供全方位的減重治療,同時也關心大家的身心健康! ●官方FB https://www.facebook.com/BMIMC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CGx1GuD7K4&t=47s